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學術能量充沛 吳佳慶、劉守恒教授獲吳大猷獎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青年研究學者最高學術界榮譽--吳大猷先生紀念獎,104年度獲獎名單出爐,成功大學解剖學科暨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副教授吳佳慶、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劉守恒,雙雙獲獎;兩位學者所學與受練多都在成大完成,其亮眼的表現,也在在顯示出成大的學術能量。

蘇慧貞校長恭喜兩位副教授獲獎;她高興的說,劉守恒老師從大學到取得博士學位都在成大,可說是成大一手培植出來,成大雖然位於南部,但只要好好努力,一樣可以栽培出新一代的優秀人才。蘇慧貞校長指出,她曾經有機會參訪加拿大吳嘉佳老師參與研究的實驗室,見到吳老師充滿自信地與國際學者討論研究案,優秀表現,顯示出成大的發展與希望。

吳佳慶副教授、劉守恒副教授均感謝成大提供優良的環境以及優質學生,讓他們在研究道路上茁壯、有所收穫與表現。

吳佳慶副教授研究領域,主要在探討不同細胞微環境,包括如何幫助幹細胞及組織重建,尤其是利用力學生物學(mechanobiology)幫助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的研究與治療,並了解其相關分子機轉,範圍主要著重在血管、皮膚、與神經系統等。
其研究可幫助了解細胞如何感受環境誘導因子及如何轉化機械力學刺激成細胞內訊息傳遞,然後利用幹細胞與組織工程的技術發明創新的治療策略。

實驗室主要研究有2大方向:1. 藉由微奈米生物技術研究力學生物學與細胞重塑。利用新技術了解力學刺激下細胞內的訊息傳遞,以高解析度系統分析細胞或組織變化,配合電腦模擬研究預測相關細胞重建機制,以明瞭生物力學刺激後,細胞如何處理外力刺激及其自我生長。
2. 利用細胞微環境 (microenvironments) 調控幹細胞及促進再生醫學發展
人體細胞會接受外力刺激如骨骼肌的拉伸力、承重時硬骨及軟骨的壓應力,及心臟血管系統中血流的剪力刺激。近年來,實驗室利用許多生物微機電 (BioMEMS) 的技術,創造適合幹細胞的微環境,並發明許多具有功能的細胞晶片,使得組織工程在臨床治療有長足的進步。

吳佳慶老師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除發表在許多國際頂尖期刊,如Biomaterials, Tissue Engineering, Stroke, Scientific Reports等,也獲得許多專利與產學合作。除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外,吳老師也在去年的臺灣綜合大學系統年輕學者創新競賽為成大拿下傑出獎。

劉守恒副教授,求學時期從事光催化分解水產氫及相關廢棄物/毒化物/微量金屬之電化學處理、分離、再生利用、催化分解等研究。在美國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訪問研究期間,累積基礎理論計算、工程可行技術以及工程放大實務經驗,尤其熟習氣相反應動力學、原子吸收光譜與催化應用等,發展去除電廠煙道廢氣中汞蒸氣技術獲得三項美國專利,並成功技術轉移給美國Nalco Mobotec進行商轉。

由於能源相關研究為國際重視的議題,劉守恒副教授也積極投入複合式奈米孔洞結構碳材料(mesoporous carbon materials)研究,主要發展在燃料儲存及燃料電池之應用,首度製備複合式雙金屬合金觸媒,優於商用Johnson Matthey觸媒(20 wt% Pt on Vulcan XC-72 AC)。近年來,專注於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及高質化技術、發展簡易且具經濟效益之燃煤發電廠CO2捕獲技術、可見光活性之光觸媒應用於水及有機汙染物(新興污染物)分解及潔淨能源新技術研發,將基礎與應用研究整合具相輔相成之效果,致力於研究發展技術與國內外產業界需求結合。

劉守恒副教授近年獲得的學術獎勵包括,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5)、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2012、2015)、台灣創新發明競賽金牌獎(2013)、台灣化學工程學會化工傑作獎(2010)、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2006)。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