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即時新聞

「紅色大地,燃起之焰」   2025年第 15 屆印尼文化節盛大開幕
PPI Tainan(台南印尼學生聯合會)主辦的第 15 屆台南印尼文化節將於 11 月 15 日登場!今年主軸聚焦亞齊傳奇女英雄 Cut Nyak Dhien,以「紅色大地,燃起之焰」為題,串連展覽、工作坊、與晚會音樂劇,呈現印尼從亞齊到努沙登加拉的多元風貌。活動內容包括傳統舞蹈、音樂、時裝秀及多樣化的印尼美食展售,旨在促進校內外師生與社會大眾對印尼文化的了解與交流。活動亦邀請多國學生與貴賓共襄盛舉,展現多元文化的融合精神。全活動免費入場,開放臺灣社會與國際友人一同共享印尼的熱情、藝術與風味,歡迎有興趣的師生前往共襄盛舉。
【鳳凰講座】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談「未來社會:科技、人文、與演化工程」
科技以爆發性速度發展,我們該如何洞察社會未來可能的走向?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應國立成功大學「鳳凰講座」邀請,以「未來社會:科技、人文、與演化工程」為題,演講時提出「基於理、駕乎勢、順人性、求證據、濾雜訊、重研究」洞燭先機六大原則。並以「演化理論」說明人工智慧為何能在短時間迅速成長。他強調,未來社會的設計,不僅是技術競賽,更是價值選擇,唯有制度與人性、科技與倫理同行,才能共創持續與具意義的未來。
成大「衍古講堂」首場講座登場 從紐約經驗談都市公共性
國立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及都市計劃學系,與衍古開發顧問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衍古講堂」年度系列講座首場,於 11 月 6 日圓滿落幕。本場特別邀請內政部董建宏政務次長與彰化縣前青年處處長黃金樺建築師,以「都市的公共性與共有性」為題進行對談。兩位講者都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畢業校友,以曾為紐約客的求學經驗和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觀察,結合返國後的實務歷練與公共治理經驗,分享對都市公共議題的4項深刻見解,帶領師生思辨公共性的意涵與挑戰。
從教室走向世界:成大師資培育中心60天海外實習計畫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開啟文化對話新篇章
因應國際化浪潮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教育部推動數項對外交流活動,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也曾舉辦數次與海外臺灣學校的合作見習、史懷哲計畫,其中幾位師資生在參與此類活動過後,持續展現想往海外繼續探索的企圖心,於是與成大教育研究所的董旭英教授共同爭取本次的海外教育實習計畫。
【94 校慶】114 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 表彰研究、產學領域 8 位傑出學者
國立成功大學 114 學年度「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今(10)日下午在成大成功校區格致堂舉行頒獎典禮,由成大校長沈孟儒及台達電子資深副總裁金壽豐共同表揚 8 位獲獎學者,分別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李國鼎研究獎」及「李國鼎金質獎」。今年 3 位獲頒「李國鼎榮譽學者」分別為:成大機械系羅裕龍講座教授、電機系王永和特聘教授與材料系林士剛特聘教授。獲頒「李國鼎研究獎」3 位:材料系鍾昇恆副教授、電機系林家祥教授及光電系吳品頡教授。獲頒「李國鼎金質獎」2 位:機械系鍾震桂特聘教授與電機系施權峰教授。
【94校慶】成就共好、跨域共榮 第五屆成電論壇談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
國立成功大學第五屆「成電論壇」今 11 月 10 日上午在電機系迅慧講堂盛大舉辦,本次論壇以「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為主題,特別邀請 6 位優秀校友於校慶期間返校分享寶貴經驗。透過實際案例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將資料有效轉化為決策依據,進而提升生產效能與價值,並推動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的突破與發展,精彩活動吸引近 300 位人士陸續到場參與。
產學共創典範 佳世達集團支持成大電機系成立新創空間
國立成功大學傑出校友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先生關注母校發展,慷慨捐贈一系列儀器設備,協助電機工程學系打造兼具跨域研究與實務應用的創新基地。電機系於 11 月 10 日成大 94 週年校慶前夕舉行「新創空間(OPEN LAB)」佳世達冠名牌揭牌典禮,期許學生善用基地的硬體資源與開放氛圍,激盪出更多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