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即時新聞

突破材料瓶頸 成功大學攜手中興大學與國際頂尖研究團隊 全球首創「懸浮式鐵電二維電晶體」研究登《Nature Electronics》
國立成功大學前沿量子科技研究中心暨物理系楊展其教授與所帶領的成大研究團隊,攜手中興大學林彥甫教授,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等數個國內外頂尖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見的「懸浮式鐵電二維電晶體」技術,成功解決了長期困擾高介電鐵電材料與二維材料元件整合的瓶頸,為新世代電晶體、AI 晶片、記憶體與 3D 封裝設計開啟嶄新可能。
成大資訊系赴越南 展現成大在 AI、學術及雙聯學位之長遠規劃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王士豪教授、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暨人工智慧科技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楊中平副教授等主管與多位老師,6 月 17 日至 19 日赴越南交流,3 天的行程包括舉辦 AI 主題國際工作坊、外籍學生招生、洽談雙聯學程及國際學術交流合作等。資訊系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新南向合作,拓展更多元的學術與研究連結。
「銀」得創新力!成大 × SUSS 打造跨國共創課程 啟發高齡創業新世代
國立成功大學與新加坡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簡稱 SUSS)6 月 23 日-28 日攜手舉辧為期 6 天的第三屆「跨國共創高齡需求探索與創新解方」全英語暑期密集課程,課程跳脫傳統授課形式,不僅讓學生走出教室、深入在地社區,更強調實地觀察、與長者互動,從中挖掘需求並提出解方與創業提案,帶動學生關注未來銀髮市場、啟動年輕世代的創意動能、創新產品。
成大、嘉大團隊破解塑膠微粒擾動腸道菌相之謎 成果登國際頂尖期刊
塑膠微粒對人體的負面影響近期已被關注到,但因為種類、尺寸複雜,到底對人體有何傷害,還未能釐清,特別是超小尺寸奈米微粒,相關研究更少,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與風險管理所副教授徐瑋萱與嘉義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李保宏團隊,研究發現奈米微粒竟能「綁架」腸道細胞與細菌的訊息傳遞系統,進一步改變細菌與宿主的共生關係,不僅破壞平衡,更會影響腸道屏障功能,引發腸漏症。這項研究獲得國際高度關注,已發表在頂尖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成功大學與義守大學聯手育才 拓展南臺灣國際高階人才庫
國立成功大學與義守大學為共同培育具有國際潛力的外國高階人才,今(2)日在成大光復校區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充分發揮兩校資源與專長,協助優秀外國學生在臺完成學位後持續進修深造,進一步強化其研究能力與專業素養,為南臺灣高階人才庫的建立注入新動能。簽署儀式由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與義守大學古源光校長親自簽署,兩校副校長和多位一級主管共同見證。
成大資訊系學生推動創新 「Codpy」社群掀起機器人系統軟體開源熱潮
國立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一群充滿熱情與創意的大學生,組成名為「Codpy」自主社群,在資工系蘇文鈺老師、涂嘉恒老師共同指導下,專注於機器人系統軟體的學習與實作,並以開源精神推動知識共享,吸引校內外對 AI 人工智慧、機器人與系統軟體有興趣的學生踴躍參與。
成大人力潛艇隊首度赴美海軍實驗室參賽 打破隊史速度紀錄
國立成功大學人力潛艇隊今(2025)年 6 月首度前進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參加第 18 屆國際人力潛艇賽,6 月 27 日上午完成第一次在美國參賽的全部賽程。雖然在參賽 17 隊中未能獲獎,但在 27 日上午的最後一次嘗試中,首次超過 3 節,以 3.24 節打破隊史最快速度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