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蛻變的聲音」學術研討會 發響臺灣多元語言與文化之共鳴
文、圖/成大人社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臺灣學」計畫與台灣語文學會聯合主辦「第十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暨台灣學『蛻變的聲音』國際學術研討會」,活動將於 8 月 27、28 日在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採線上加線下混合會議形式,吸引相關領域之發表人、學者、學生及聽眾逾 300 人報名與會,探討臺灣多元語言及文化中蘊含之共性。
「蛻變的聲音」研討會共計有 90 位國內外頂尖學者參與,在 8 個會議子題下分為 3 個場次發表 50 篇語言學研究,論文領域橫跨人文、社會、歷史、教育、醫療及科技,透過不同語言的發聲,發響臺灣社會中不同族群、性別、年代、社會階層、邦界等等不同主體的能動性;並從語言學的不同分支角度,思索臺灣多元聲音的創造性與主體性,共同思考並創造多語言共同體今後的永續共生。
主辦單位特將專題演講安排為開場與壓軸,邀請兩位國際知名學者發表關於語言復振運動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日活動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 Mary Hermes 教授拉開序幕,分享北美原住民奧吉布瓦語的語言振興運動,融合科技共作並藉由知識體系的力量,倡議人類和平與社會正義;第二日的閉幕演講則請到澳洲著名南島語言學家 Alexander Adelaar 教授,細述臺南西拉雅語的歷史足跡和語言復振。
研討會的另一亮點為第二日活動開場的圓桌討論,由五位著名臺灣語言學者融合會議的 8 個核心子題,共商國家雙語政策的內涵與走向,期透過跨領域、跨地域的方法開啟臺灣土地與語言間的對話,展現學術研究能量,更作為「國家語言平等發展法」的大學社會實踐,為族群文化之永續經營發聲。會後人社中心亦將彙整會議論文並出版專書,深厚臺灣多元語言及共同體之研究內涵。
人社中心「臺灣學」計畫自 2019 年起積極關注並梳理臺灣的多元價值與認同,開啟不同學術領域間的思辨,發展成與在地社會實踐連結的對話平台。本年度以「蛻變的聲音」(Becoming the Voice)為主軸,發掘並理解臺灣多元文化的起源與轉變,從聲音的社會寓意,探索文化眾聲與主體動能的多樣可能,持續以「人文沙龍」、國際工作坊、國際研討會、國際人權藝術節等學術活動延續當代議題的開展與流動,亦推出「成大人聲」Podcast 節目,廣納多元議題的同時更藉由更多管道發聲,與更多領域中的人相會,期望「臺灣學」不僅在成大生根,更能夠開枝散葉,傳續人文與社會關懷之養分。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8-26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