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藝術與科技相遇 成大跨領域課程探索「成功之路」

文/成大新聞中心 圖/成大藝術所馬薇茜老師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與戲劇碩士學位學程 110 學年度第 2 學期「劇場實務」課程在全校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之下,兼具理論與實務,引領學生跨領域學習藝術創作、科技應用、劇場管理等知識。5 月 26 日上午於成大光復校區鳳凰樹劇場舉辦期末成果發表,修課學生以「追尋人生成功的意義」為主題,演出《成功之路》一劇,結合無人機的演出呈現藝術與科技的更多可能。
 
「劇場實務」課程期末展演《成功之路》師生合影
「劇場實務」課程期末展演《成功之路》師生合影
 
在成果展正式登場之前,授課教師成大藝術所助理教授馬薇茜為激發學生想像,加入跨領域師資與業界資源,例如:成大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蘇彥勳教授研發的發光植栽、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楊佳翰副教授介紹智慧財產權觀念、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王明志副教授介紹無人機運用、恆晨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無人機進行成果展演,體驗三創企業有限公司的虛擬攝影棚,並與「故事工廠」劇團、庫奇多媒體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等業者交流劇場經驗,讓學生第一線接觸劇場運作,同時學習理論與實務、戲劇與科技。
 
無人機垂直起飛,吊掛NCKU布幕出現
無人機垂直起飛,吊掛NCKU布幕出現
 
「每個人皆在舞台中進行自我創作呈現過程中,發揮所學與專業,不僅傳遞喜悅感與成就感,也能理解劇場幕前幕後人員的辛勞付出。」馬薇茜表示,《成功之路》藉由主角小俊對於成功的探尋,呈現了學生對於「成功」定義的想像。透過劇場跨領域創作,融合舞台幕前、幕後等實作,也讓學生在過程中,從身體、知覺及心靈與未來進行整合思考。
 
馬薇茜說,除了故事寓意深刻,展演形式更是以劇場、音樂、藝術、創作為主,科技、媒材為輔,引領學生表達內心感受與團隊協作,體會人生中追尋「成功」的艱辛與疑惑,理解人生所要堅持的「勇氣、恆心、毅力」方能前往「成功之路」。
 
劇中角色一齊喊出口號──「勇氣」、「恆心」、「毅力」,並再次強調:「成功是那個沒有放棄的自己。」
劇中角色一齊喊出口號──「勇氣」、「恆心」、「毅力」,並再次強調:「成功是那個沒有放棄的自己。」
 
修課學生來自不同系所與學校,組成跨領域團隊。成大戲劇碩士學位學程沈芸主創劇本,再由成大戲劇碩士學位學程蔡安言、賴美雪及成大測量研究所林顥恩、成大台文系劉宜訢與廖建豪共同編導創作。結合成大藝術研究所程子琦操作無人機、林彣蔚現場演奏柳琴、胡芝筠現場彈奏鋼琴。成大國際企業所吳家瑜及南藝大材創所鄭潔洳與柯景淯製作道具;成大藝研所塗忠憑與工設系李妍蓉負責海報與節目單設計。成大水利系曾承俊擔綱主角,成大戲劇碩士學位學程蔡沛安負責舞台統籌,成大戲劇碩士學位學程李季穎、陳宥君及中興大學吳東燦擔任演員與行政相關事務。成果展演由同學們合力,從創作、製作、宣傳到演出一手包辦。融合樂曲創作、無人機及場景藝術創作設計、影像畫作,展現多元藝術與劇場結合的成果。
 
舞台設計結合發光植栽與無人機
舞台設計結合發光植栽與無人機
 
「除了學習劇場,更要懂得感恩與惜福。」成大水利系曾承俊說,這門課讓他感觸良多,能體會到成就一場表演幕後人員付出的辛勞,看到同學積極投入、老師也不辭辛勞的奔波,坦言「這些真的得來不易。」成大藝術所程子琦表示,經過一整個學期的理論與實務學習才終於明白劇場中的瞬息萬變,而除了提升劇場幕前、幕後工作上的認知,也讓他們知道在社會上需面對不同的方式做因應。
 
馬薇茜補充道,這次課程也同時結合成大「Book 一市:移動圖書館」服務學習課程,與臺南鹽水區坔頭港國小合作,由成大學生帶領國小學童認識 SDGs 永續發展目標,也進行展演與藝術創作。她強調,藉由劇場、科技、創作能夠直接對藝術多元思維有更深切的影響,並以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為出發,將自身的修養、生活、環境與藝術相結合,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價值。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5-3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