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2國巨日」成大登場 共創產學雙贏新典範

文/陳意安 圖/許家豪、陳意安
 
國巨日
「2022 YAGEO DAY」國巨與成大共創產學雙贏的最佳典範,3 月 30 日於成大未來館盛大舉行
 
國立成功大學與被動元件大廠國巨集團,3 月 30 日在成大勝利校區未來館舉辦「2022 YAGEO DAY 國巨日」,除了頒發專題論文競賽獎項,並邀請國巨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陳泰銘到場演講,透過國巨與成大的合作成果,共創產學雙贏的最佳典範。
 
「成功大學邁向一百年,與國巨『合心同炬』,在被動中立足臺灣,主動進到全世界。」成功大學副校長蘇芳慶歡迎各界參與盛會,並提到國巨目前是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公司,而成功大學在 Cheers 雜誌評選「2022 大學辦學績效成長 Top20」奪冠,雙方合作的共研中心更是讓全國大專院校師生看到成大如何協助國巨邁向世界第一,對臺灣的半導體產業也是一項重要使命。
 
蘇副校長
成功大學副校長蘇芳慶樂見國巨與成大雙方合作
 
國巨資深技術副總李俊德表示,臺灣的被動元件產值高居全球第二,而國巨在臺灣被動產業裡舉足輕重,除了跟成大合作,今天舉辦論文競賽的用意也是想鼓勵各校師生能持續在被動元件技術裡深入研究,從事相關產業。李俊德副總強調,臺灣除了半導體產業,在電子零組件、電子陶瓷產業亦蓬勃發展,未來具有極佳前景,期待教授、學生,以及國內被動元件的業者一起團結,讓相關產業有很好的發揮。
 
李俊德
國巨資深技術副總李俊德強調,臺灣的電子零組件、電子陶瓷產業未來具有極佳前景
 
2022 國巨日首次舉辦「國巨前瞻被動元件專題論文競賽」,針對國巨主要發展領域廣邀全國學子投稿,共計 29 位入圍口頭報告組、18 位入圍海報展示組,參賽者來自成大、雲科大、屏科大、虎尾科大、清大、中興、臺南大學、東海大學、正修科大、逢甲大學等校,邀請國巨主管與學術界代表擔任評審。
 
此外,為培育成功大學優秀人才,國巨自 2021 年起設立「國巨教育獎學金」,提供每年至多 15 位成功大學學生,不限科系的大學部及研究所一般生皆可提出申請,每名可獲新臺幣 6 萬元整。經系所篩選與國巨審核後,2021 年獲獎生包含理工、人文、商管、生醫、電資等領域,共有 7 名大學部、7 名研究生以及 1 名博士生,於今天正式頒獎。
 
獎學金
2021 國巨教育獎學金獲獎學生頒獎
 
2022 國巨日下午場,由國巨集團執行長王淡如揭開序幕,向與會師生介紹國巨集團自 1977 年創立至今,不斷轉型、擴展到如今達到晶片電阻、鉭質電容產品市佔率全球第一;陶瓷電容、功率電感產品市佔率全球第三的精采歷程,緊接著邀請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遠眺」為題,分享他在成大就學的經驗、國巨的全球策略佈局,以及將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生活哲學,吸引眾多師生,現場座無虛席。
 
成大與國巨於 2020 年 11 月正式揭牌雙方設立的共研中心,作為產學溝通橋樑,也積極促進雙邊人才培育、交流與技術突破。隨著投入規模的增加,從第一期 3 項計畫案,到現在已經有 10 個計畫案進行中,成大共有來自材料系、資源系、電機系、化工系以及核心設施中心等 10 位老師、數 10 位研究生參與其中。
 
老師交流
成大資源工程系系主任向性一(中)、副教授吳毓純(左)與現場與會貴賓交流
 
成大資源工程系系主任向性一研究專長為電子陶瓷與陶瓷製程,負責執行國巨與成大共研中心的產學計畫「高額定電壓 X7R 積層陶瓷電容器之組成設計」,成功開發出具有高絕緣電阻及可靠度的介電陶瓷材料,大幅提升國巨在小型化、高可靠度的積層陶瓷電容器產品的競爭力。此外,向性一教授領導學生與國巨國際化的研發團隊討論交流,看見學生從中獲得極佳的學習經驗,不斷藉由討論修正錯誤,也能激勵學生加倍努力。
 
成大資源系副教授吳毓純研究團隊與國巨合作開發適用於 MLCC 的玻璃質燒結助劑,用以降低介電陶瓷製程中所產生的熱處理溫度,避免產品因高溫衍生問題。目前吳毓純副教授團隊已能使燒結溫度從 1300 度大幅降低至 1000 度左右,同時也維持了產品的介電表現,目前已進入技術轉移階段,嘗試將研發成果落實應用在國巨的產線上。
 
除了系所師生團隊,成大校內具備超過 80 部製程與檢測設備亦提供許多助力。成大核心設施中心謝伯宗博士透過完善的設備,為國巨的產品找出潛在失效點並建立其失效模式,使研發製程得以改善。例如:MLCC 原料中的鎳顆粒分佈將直接影響最終產品的良率和性能,而過去業界往往只能分析乾燥後的樣品,無法直接觀測膏狀樣品以進行精確地分析;但透過合作計畫,運用成大核心設施中心自主開發的液態電子顯微鏡檢測技術,在不需乾燥樣品下,得以直接觀測鎳膏中鎳顆粒之影像並探討其分散狀況,或進行成分分析,大幅提升檢測效率。
 
自國巨集團併購普思、基美等公司後,已然進入「新國巨」里程碑,從原本主打消費性電子元件市場,轉往高階應用的被動元件供應,發展車用、醫療、軍事、航太等精密元件,而越高端的技術也就越需要缺陷分析、品質強化的能力。在國巨與成大的合作過程中,無論是人才培育或產業競爭力的提升,都是「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除了降低國巨量測、篩檢、材料開發等成本,同時也讓成大學者發展貼近產業面的研究切點,創建教授、學生與業界三方共贏的合作新典範。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3-3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