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建研所與科藝所勇奪李國鼎 K.T. 科技藝術獎銀獎

文、圖/成大科藝所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蕭瑋廷、吳杰叡以及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廖子瑩、林佩穎學生團隊作品「箱與庭」結合空間專業與科技藝術專長,回應後疫情時代人類社交現狀,獲頒 2021 年第 16 屆李國鼎(K.T.)科藝獎互動科技藝術組銀獎。
 
成大學生團隊獲獎作品箱與庭(The Container)翻新日本箱庭意義,讓空間成為科技藝術的重要載體。成大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副主任沈揚庭表示,科技藝術的專業與應用在成大是獨樹一格的「空間科藝」專業。「在科藝所與建研所的師資和資源互通下,科藝所碩士生不但能發展科技藝術的跨域結合,更能夠在裡面融入實虛空間的特色,塑造與眾不同的空間性科藝專業。未來成大科藝所將在體感互動、混合實境、數位智造、資訊視覺、策展企畫等領域,持續深入與實虛空間相互整合,為科技藝術領域育成更多元的跨域型人才。」
 
01
箱與庭(The Container)競賽海報
 
箱與庭(The Container)作品同時也回應後疫情時代面臨社交距離縮減,人們大多只能限縮在名為住宅的有限空間裡活動。獲獎團隊表示,希望藉由一幅畫的形式,讓參與者駐足於前,再透過一種投幣販賣小確幸的方式,隨著水的流動撫平內心的焦躁。
 
箱與庭(The Container)作品由成大科技藝術碩士學位學程林軒丞老師指導,是學生團隊動力裝置藝術課程創作作品。作品將「可動」這件事運用在水的流動與裝置之間的互動關係,成功翻新箱庭的意義。
箱庭( Hakoniwa )在江戶時代是一種庭院式的盆景,日文本意是將一片風景縮影放進盒子裡,在有限的空間裡,人們在其中置入內心所想的微縮創造出心靈寄託的小世界。
 
成大科藝所表示,作品將日本箱庭轉譯成一個結合畫作、遊戲機、販賣機的集合體,透過 ESP8266 與 WIFI 的搭配,觀者以手機操控,將自己繪製的魚放入魚缸中,透過酯類不溶於水的方式讓魚的圖案在水中漂浮,觀者透過無機形式開啟有機想像。
 
02
箱與庭(The Container)作品實體裝置
 
2021 年第 16 屆李國鼎 K.T. 科藝獎 11 月 13 日在臺灣科學節開幕會中舉行頒獎典禮,獲獎作品 11 月 12 日至 11 月 14 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8樓西側展區進行特展。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藝術創意競賽,又稱 K.T. 科藝獎。為紀念李國鼎先生為臺灣發展之貢獻,2006 年第 1 屆開始即由國科會(現科技部)的科普活動計畫補助,並由各大學資深教授擔任共同主持人,培育臺灣科技藝術人才。K.T. 科藝獎如今已邁入第 16 屆,是國內科技藝術的重要獎項之一。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11-19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