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人文思辨 培育未來良醫 成大成立人文暨社會醫學科
文/張怡婷 圖/成大醫學系教授王秀雲
人文素養、思辨分析能力、觀察力與人際互動能力,均是醫師專業能力的重要成分,醫師在醫治病人時,不僅需要了解生理病理,也必須了解病人所處的文化與社會,方能成為良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 8 月 1 日起正式成立人文暨社會醫學科,負責籌辦的醫學系教授王秀雲表示,期盼人文暨社會醫學科的成立,能協助建立生物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連結,共同探究與解決問題,為醫學教育注入更多的能量。
「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就好像酵素一樣,雖然不大,但卻很關鍵。」王秀雲指出,成大醫學院創院以來即重視且推行醫學人文社會教育,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在任時,便將社會學加入醫學院多個科系的必修課程,成為許多醫學院學生的必備課程。近年來像是楊培昌教授設立的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STM)或是跨領域讀書會(TGIF),都是人文社會教育的沃土。現在人文社會教育成為一門學科,就可以把它明確化、具體化,有一個正式組織共同協力規劃課程、討論如何精進。
王秀雲也指出,醫學院的人文相關課程多年來集中在一、二年級授課,高年級因為專業、實作科目比重較高,也因此讓人文社會的課程出現斷層。未來希望以穩健的方式來進行一系列課程改革,在延續人文社會課程的同時,卻又不和實作課程、醫學國考科目相關課程衝突,將會是一大挑戰。
「醫學本來就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雖然專精在治病,但你要面對的終歸是人。」王秀雲指出,人文社會醫學主要包含三個面向,第一是文化面向,透過課程讓未來在醫療場域工作的人知道,你面對的病人或是其家屬的文化背景可能和你不同,在面對疾病、健康照護或是對生死的看法可能因此有所差異;第二是社會面向,幾乎沒有一個人能獨立於他人而生活,因此社會架構下的一些制度、社會習慣,包括人們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也都可能會影響到健康;第三是時間軸線面向,雖然當代醫療已十分先進,但過去的醫療史、醫藥史其實也相當具有參考價值,回顧過去的醫療歷史變遷,了解那個世代治病的原理,對於探究醫療技術亦會有所助益。
人文暨社會醫學科的成立彷彿是從一個單細胞逐漸發展成組織,現在已成熟發展成一門學科。9 月 17 日人文暨社會醫學科舉辦揭牌典禮,成大校長蘇慧貞、醫學院院長沈延盛、醫學系主任謝式洲等一同揭牌,見證人文暨社會醫學科的誕生。
COVID-19 疫情蔓延,在全球造成嚴重衝擊。成大醫學院與附設醫院處理新冠病毒的作為,正是體現成大醫學教育重視醫療人文意涵。醫學院醫學系新設「人文暨社會醫學科」以統籌各類人文、社會相關課程,期盼學科的成立能引導學生多元思考,日後在醫療工作中安身立命。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10-26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