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視界新契機 成大「器質。質器」展出宅在家美感體驗與創作

文、圖/成大藝術中心
 
「探究生活,考究自己」國立成功大學「器質。質器」線上成果展,集結26種不同「宅在家」的方式和心情,即日起在光復校區雲平藝術櫥窗展出。歷時9天(每天8個小時)密集線上實作課程訓練,成大學生以眼前的鏡頭和手上的筆,忠實呈現三級疫情下的自我生活與生命記錄。
 
策展團隊表示,疫情讓課堂看似被侷限在螢幕、視窗的框框中,但這或許是開展視界的新契機。「當生活被侷限在房間、社區的框框裏,似乎框框裡的事物定義了世界,但就像攝影鏡頭框選的是『想要看見』的主觀的景象,我們可以如同一個考古學者,從生活物件、空間、社區環境檢視與探索,看見自己,發覺自己,認識我」。
 
01
 
成大藝術中心表示,「器質。質器」視覺藝術綜合實作線上成果展,展出21位同學的作品,讓大家看見,本校師生在應對疫情下,不管在教學或是學習上,都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既使無法面對面,手把手的指點,但是靈活運用科技和軟體,讓學生間的連結更緊密。26種不同「宅在家」的方式和心情,預計10月份在光復校區雲平藝術櫥窗展出。
 
「視覺藝術綜合實作」通識課程屬成大美學與藝術跨域學分學程的實作系列之一。因應三級防疫規範,建築系副教授簡聖芬以線上授課的方式進行,帶領同學了解視覺藝術基礎,培養能夠感知及分析造型與空間的美感,並應用攝影和速寫的手法進行美感再現與創作。
 
02
 
「視覺藝術綜合實作」課堂安排學生每日速寫、攝影作業均以居家生活範圍取材,結束時每人約產出100件作品。學期成果作品集以疫情下的生活為題,挑選個人速寫及攝影作品,集結成一本20頁小書。因應防疫,簡聖芬規劃「視覺藝術綜合實作」課程,推出「宅在家」版,邀請攝影師王建博、資深編輯蕭亦芝共同授課。蕭亦芝撥點同學如何從秩序、比例、色彩、質感、構成、結構等角度切入,看見生活中的美感。王建博則引導同學如何從觀景窗中,框選出專屬於自己要表達的「意象」。
 
簡聖芬從「物件」下手,先從小物開始,讓同學先速寫物件的外廓,繼而進入物件細節的描繪,帶同學們連結眼睛與手的作動,練習手感也練習視覺的關注。物件速寫訓練結束後,接下來是容器內部速寫學習,「空」與「滿」之間存在的介質的呈現。最後,則是「空間」的觀察和表現手法的訓練。最終的小書,則是同學們「宅在家」中,從生活空間落筆速寫,傳達出最貼近生活面向的自我觀察和認識。
 
【瞭解更多】
「器質。質器」線上展:https://reurl.cc/kL0pmb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10-05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