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醫工系學生榮獲 UAiTED 創新競賽銀牌獎

文/張怡婷 圖/陳宏瑞
 
t
成大副校長蘇芳慶帶領醫工系團隊參賽榮獲銀牌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工程系「PONDOSA」學生團隊,參加「溫世仁文教基金會」2021 UAiTED 創新競賽,榮獲銀牌獎,以穿戴式正壓呼吸器裝置應用於協助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從32個團隊競爭中脫穎而出。

「PONDOSA」學生團隊來自於成大醫工系 BIODESIGN(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課程,經選拔後代表成大出賽。成功大學為全國首創開授 BIODESIGN 課程之大學,在成大副校長蘇芳慶帶領、規劃之下,BIODESIGN 課程從臨床需求角度出發,擴展至產品概念的醫療器材新創過程,透過史丹佛大學培訓的 STB Fellow (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以及國內外業界專家的分享,修課學生組成跨領域團隊,經由導師引導、與臨床醫師討論、學習與實作,探討解決創新中所遇到的問題,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醫療器材。

疫情衝擊,全球環境相對艱難,瞬息萬變的世界,唯有創新才能解決問題。「PONDOSA」團隊成員包括成大醫療器材創新國際碩士班學生黎俊彥、黃羽霈、柯美娜、吳氏金銀以及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楊照維,針對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之患者,研發便攜式呼吸治療器。「PONDOSA」團隊表示,相較於侵入式手術、服用藥物及口內矯正器等方式,配戴正壓呼吸器屬於一種最常見的非侵入式治療,其原理是提供氣流維持正壓,藉此打開患者的阻塞氣道以維持氣道通暢,進而達到舒緩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的床邊型正壓呼吸器系統需搭配使用輸氣管線連結至面罩,往往因為龐大設備體積與配戴不適感等缺點,大幅降低患者長期配合治療的意願。而市面上的穿戴式正壓呼吸裝置雖設備精簡,但因大多採用旋轉葉片進行供氧,卻可能面臨噪音較大、輸出氣壓不足,以及長時間配戴下容易有鼻腔乾燥的情形。

成大「PONDOSA」團隊研發的穿戴式正壓呼吸器,將交流電磁原理應用於微型化空壓元件之開發,希望在相對低噪音的條件下,依然有效提供充足的氣流壓力。團隊選用重量輕、能量密度高的金屬空氣電池作為長效型電源,可以配合患者數小時睡眠配戴使用。而在進氣口的設計部分,團隊亦導入具有多孔且輕量化特性的吸濕材料,預期可維持輸出氣流的濕度,兼具改善使用者鼻腔乾燥的問題。在競賽期間,成大團隊也完成美國專利的臨時案申請,期望未來對外尋求專業代工或概念驗證時,能多一層智慧財產權的保障。

在準備競賽的過程,成大「PONDOSA」團隊透過多方的使用者訪談,逐步釐清臨床需求,並且同時將未來須面臨的醫材法規、保險給付條件等,納入整體考量,不僅能因應實際需求面,調整產品的設計開發,更有助於確認法規路徑及利害關係人,有助於日後加速銜接目標市場。

「PONDOSA」團隊表示,在 BIODESIGN 課程的幫助之下,感謝蘇芳慶教授不斷推動與鼓勵,讓他們有機會參與這個跨國、跨校的創新競賽。這次參賽的經驗非常寶貴,不僅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放到國際平台上讓別人看見,更可和其他跨校際、跨國際的不同新創團隊相互學習交流,獲得更多嶄新的刺激與體驗,也凸顯出老師用心開設 BIODESIGN 課程之下,所帶來的豐碩培育成果!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2021 UAiTED(University Alliance in Tal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創新競賽,參賽隊伍來自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由UAiTED聯盟的學生組成跨國團隊,利用高科技創新,針對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競賽主題涵蓋健康生活、教育模式及環保系統。「溫世仁文教基金會」深耕人才培育,集十餘年國際產學合作經驗,致力培養前瞻研究之重點人才。2019年成立「全球未來產學人才培育策略聯盟」(University Alliance in Tal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簡稱 UAiTED),以「立足亞洲、拓展全球合作」為目標,與亞洲16所一流大學聯盟合作,共享校際教育、實習、創新及產學研發之合作交流。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0-09-1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