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蘊含生態寶藏 2011紅樹林生態保育學術論壇今於成大召開
【台南訊】「沒有紅樹林就沒有螃蟹 No mangrove,No Crab」!植物生態學專家周昌弘院士,9日在成功大學「2011紅樹林生態保育學術論壇」發表演說指出,若沒有紅樹林,沒有沼澤地,就沒有魚蝦貝類等生物的生存空間,連帶著也會影響人類的飲食,可謂茲事體大!
紅樹林的保育刻不容緩,尤其台灣是全球紅樹林的重要分布地區之一,也是台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資產,1980年代周昌弘院士曾為了捍衛淡水的紅樹林生態而奔走,並撰書媒體發出疾呼,面對各界的壓力也在所不辭。他特別呼籲國人應重視紅樹林的保育,讓這個天然資源可以在台灣永續發展,以達莊子「天第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言之境界。
紅樹林的生物除了生態功能外,還具有高度的研究價值與發展潛力,中研院院士周昌弘發現目前在台灣沿海地帶常見的「白芒草」,是目前紅樹林植物中唯一具抗旱與抗鹽的植物,若能找出其抗旱抗鹽的基因,再將之轉植到作物上,對於農民與民生應有很大的貢獻。
為達成環境永續發展及推廣紅樹林生態保育概念,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生命科學系與科技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合辦「2011紅樹林生態保育學術論壇」,於9日上午9時在成大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舉行,邀請植物研究的先驅-中研院院士周昌弘,以及陳章波研究員進行紅樹林生態講座與生態保育的介紹,並邀請來自日本的生物資源研究專家Shigeyuki Baba、澳洲的河口紅樹林生態系統專家Shing Yip Lee、馬來西亞的生態保育學者A. Sasekumar,以及台灣各地頂尖的紅樹林生態專家學者,一起分享各國紅樹林生態保育經驗,希冀透過不同角度及層面的探討,提升我國紅樹林生態保育意識。
此次論壇由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院長張敏政主持,成功大學副校長顏鴻森、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張政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及眾多國際學者專家也齊聚成大共襄盛舉,一起針對紅樹林生態保育議題發表研究成果與心得。
此外,論壇八場專題演講,亦分別針對紅樹林之生態與經濟價值、探能、經營管理策略、濕地生物多樣性,動物群劇結構,以及栽植復育技術等層面進行探討,面向豐富多元,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希冀藉此促進各國紅樹林生態保育的經驗交流,推廣大眾對紅樹林生態的認識,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
紅樹林的保育刻不容緩,尤其台灣是全球紅樹林的重要分布地區之一,也是台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資產,1980年代周昌弘院士曾為了捍衛淡水的紅樹林生態而奔走,並撰書媒體發出疾呼,面對各界的壓力也在所不辭。他特別呼籲國人應重視紅樹林的保育,讓這個天然資源可以在台灣永續發展,以達莊子「天第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所言之境界。
紅樹林的生物除了生態功能外,還具有高度的研究價值與發展潛力,中研院院士周昌弘發現目前在台灣沿海地帶常見的「白芒草」,是目前紅樹林植物中唯一具抗旱與抗鹽的植物,若能找出其抗旱抗鹽的基因,再將之轉植到作物上,對於農民與民生應有很大的貢獻。
為達成環境永續發展及推廣紅樹林生態保育概念,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生命科學系與科技治理研究中心共同合辦「2011紅樹林生態保育學術論壇」,於9日上午9時在成大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舉行,邀請植物研究的先驅-中研院院士周昌弘,以及陳章波研究員進行紅樹林生態講座與生態保育的介紹,並邀請來自日本的生物資源研究專家Shigeyuki Baba、澳洲的河口紅樹林生態系統專家Shing Yip Lee、馬來西亞的生態保育學者A. Sasekumar,以及台灣各地頂尖的紅樹林生態專家學者,一起分享各國紅樹林生態保育經驗,希冀透過不同角度及層面的探討,提升我國紅樹林生態保育意識。
此次論壇由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院長張敏政主持,成功大學副校長顏鴻森、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處長張政源、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及眾多國際學者專家也齊聚成大共襄盛舉,一起針對紅樹林生態保育議題發表研究成果與心得。
此外,論壇八場專題演講,亦分別針對紅樹林之生態與經濟價值、探能、經營管理策略、濕地生物多樣性,動物群劇結構,以及栽植復育技術等層面進行探討,面向豐富多元,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希冀藉此促進各國紅樹林生態保育的經驗交流,推廣大眾對紅樹林生態的認識,促進我國生態環境之永續發展。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