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賦予漁光島新生命力 成大學生勾勒新漁光意象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在「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建築群規劃設計」期中成果展中,成功大學建築系學生利用設計課程結合地方發展之需要,發揮集體創意與科學之務實印證,完成漁光島『都市設計』與『建築物單體設計』,為台南市安平區漁光島勾勒新漁光意象。

21日起在成功大學建築系一樓大廳展示的作品,針對台南市漁光島之都市設計有道路規劃、土地使用分區規劃、建築物功能量體及風格設定、都市設計管制規則重新制訂或調整…等,而建築物類型則包括集合住宅(休閒旅館等)、學校、大眾運輸車站及地方文化館(美術館等)等等。

展示的作品,包括蔡沛辰及田倧源的「學習漫道」;林威君、李珊瑜及林鈺萍的「概念─樂活」;宋禕侖及黃皓暐的「a vision of the island 」;葛晏、張庭瑋及楊佳翰的「漁光厝」;方昱婷、徐夢雅、蔡宛蓉的「漁光島嶼學習園區」。

蔡沛辰及田倧源的「學習漫道」,係以漁光島上豐沛之資源為基礎,開發新型態的學習方式與場所,挖掘出漁光島上的新價值,尤其讓校園跨越圍牆,融入了社區。重新整理原有聚落玟理,形塑各種不同的學習角落(廣場),此外轉換原有聚落型態的老街為純步行的專用道以之串聯,成為『學習步徑』,並且延伸至全島,達成『全島學習』的目地!!

林威君、李珊瑜及林鈺萍的「概念─樂活」,則訴求「樂活」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理念,指的是在生活各層面舉凡居住、旅遊、飲食等都能符合健康同時維持生態的永續為原則。希望採低開發的姿態來面對漁光島,希望能提供台南市民一個親近自然的旅遊空間,並且置入新的program於舊社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宋禕侖及黃皓暐的「a vision of the island 」,從引入新的觀光區、改善道路系統、到新舊住宅區以及防災整體規劃,重新建立新的漁光意象。

葛晏、張庭瑋及楊佳翰的「漁光厝」,則考慮漁光島現今產業消失與外移人口嚴重,試圖保存漁光島上具特殊風情的鄰里交流,在住宅社區整體的配置裡再現,以具特殊性的漁光島在地建築為構成社區的主要元素來加以操作。

方昱婷、徐夢雅、蔡宛蓉的「漁光島嶼學習園區」,係以整個島之防災架構,規劃了防洪濕地公園、滯洪綠地、防災建築實驗區等。概念上,以教育為主,改造並拓展漁光國小,讓整個漁光島為推動終身學習與自然環境研究的教育園區;使觀光為輔,運用島之特殊地理位置,與當地多元的環境資源,使成為台南市特色觀光地區。因此也結合產業與聚落的保存復興,帶入不同族群交流的活力。

成大建築系作為國內建築系之領航者,期盼率先在建築設計課程上,嘗試對此一全球性的趨勢議題:「因應氣候變遷之減災建築」提出屬於自己的論述,讓即將成為建築師的建築系學生,從創意及科學出發,對此一可能在往後職業生涯數十年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有一次練習的機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