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讓藝術扎根 成大18日匯集藝文菁英勾勒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前景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由成功大學藝術中心、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合作舉辦的「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學術研討會」,18日在成大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隆重舉行,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明川、桂竹林國際文化工作室執行長林秋芳、綠手指發起人盧銘世、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教授兼藝文中心主任洪淑苓、等數十位來自全國學術界及藝文界的先進齊聚一堂,發表三十多篇公共藝術相關的論文,共同為生活美學勾勒美麗願景。

成功大學大家長賴明詔校長首先歡迎藝文界的先進參加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的對話。他說,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對沒有藝術系的成功大學能夠舉辦如此大型的藝術會議,感覺是非常驕傲的,成功大學是國內頂尖的大學,頂尖的大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育人才,而優秀、傑出的人才不只是要有專業的訓練、知識及技術,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有人文的素養,人文的素養很廣,它不只是哲學、文學、藝術,人文素養還必須有三品的涵養,也就是做人要有品德,做事要有品質,生活要有品味,而品味就是對人文、藝術、音樂的修養。

同時作為一個頂尖大學也有義務來把人文藝術帶到社區裡面,幫忙提昇整個社區的價值,這是成功大學重要的責任與任務。藝術不只是在美術館,或是在畫廊裡面,藝術不只是在有錢人的客廳裡面,藝術應該走出美術館、走出畫廊、走出藝術家的工作室,然後走進社區裡面,這就是公共藝術,公共藝術是對整個社會文化價值的提升。如何把美的藝術帶進社區裡面,這是我們必須共同思索的課題,積極把藝術帶進社區裡面,把藝術融入社區的生活裡面,祝研討會成功。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黃才郎說,記得在高雄美術館服務曾舉辦公共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就有一個想法,大家與其在那邊談來談去,台語說:瓶子裡的水倒去哇頭阿,哇頭也水倒去碗公,碗公的水又倒回瓶子內,都是一樣東西,沒有變化、沒有成長。第二次再辦的時候,就主張邀請實踐者、實務參與工作者來談,大家談起來效果就不一樣。此次成大舉辦的的公共藝術與生活美學研討會,邀請的都是案例的主持人,身經百戰,這一定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研討會,尤其我看到研討會的目的是希望能夠促成對話跟學習,真是令人感動。

成大藝術中心主任蕭瓊瑞強調,公共藝術的層級不僅止於環境景觀,它所延伸的是人文的自省,人對大自然、對生命和對文化的觀照。台灣在八十年代以前的公共空間雕塑,大部份為政治人物塑像,以及後期出現較多的是特定團體為了提昇形象,所設置的如「獅子鐘」或「扶輪塔」等千篇一律的造型,缺乏創造性、藝術美感,所以嚴格地說,不是「藝術品」。如今,在各個縣市公共場所最常見的公共藝術,雖是因應政府分別於1992年、1998年公布實施「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及「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規定公有建築物及五億元以上政府重大公共工程均須設置公共藝術,以美化建築物及環境景觀。這些作品雖然位於「公共空間」,但事實上可能只是企業或是公營機構大樓門面的延伸。「公共藝術」不只是一個政策名詞,而是存在藝術領域由來已久的一個藝術創作慨念;一件能令民眾或是都會引以為傲、念玆不忘的公共藝術,是需要獲得民眾的擁抱。

成大藝術中心副主任張行道則在會中提出成大成功校區活水計畫,他認為永續校園是個趨勢,國內外許多大學近年陸續投入,創造永續的校園環境。成功校區是成大發源地,水是生命的源頭,活水計畫結合人文、環境、科技,是成大朝永續方向邁進的重要里程碑。

張行道副主任指出,規劃中的水計畫,將建立一條長1.5公里的水道,繞成功校區長方形內圍循環,並於此水路圍繞的中間即總圖書館前,開挖一約3,000平方公尺的「光復湖」。水流利用重力,水利坡降後用馬達抽起,所需能源將來自太陽能板,不增加額外電力。水道也是雨水節流系統,收集雨水、儲水,並澆灌、滋養樹木草坪,增加根部及土壤的穩定,下雨時協助道路有效排水。除收集雨水外,水源及水量亦可由各系館的汙水經處理後流入。水道流著處理過的清水,原有下水道變成雨水道,此舉亦一併解決校園長久以來的雨、汙水共管問題。「光復湖」將參考濕地作法,並養殖合適的水中動、植物,及避免蚊蟲孳生。校區的北乾南濕現象也可藉由水的循環舒緩。

工學大道上的幾個系館是日治時代的建築,各系館及學系有其歷史精神。這些歷史藉由水道串起,水道沿各系館區段,有該系師生參與規劃,此外,有藝術家進駐創作,使實體水道設施展現人文色彩,每段產生不同的意境。這種共同創作稱為公共藝術,讓工程領域的師生參與,提升藝文素養,體驗工程與藝術人文的世代對話。

清流激湍,水流映帶各系館庭院、樹木間;經過悠悠湖,以漸進式的池岸設計及多層次植栽,吸引小動物前來,增加生物多樣性;流入光復湖,湖中有魚、有草、有風車,湖邊種植柳樹,植栽草坪,飛來水鳥,建立休憩、駐足的空間。
將來水道建成,校慶節日由師生提出創意構想,利用水道舉辦各種活動;夜間水邊、地景的照明,變換不同顏色燈光,逐漸形成旅遊勝景。「光復湖」的加入競逐,使得光復校區的榕園與成功湖不再獨擅勝場。學生畢業後,津津樂道是成大的水道活動,所懷念的是光復湖的水鳥與黃昏。水道與湖將串起大家的記憶,凝聚成大的精神。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顧盼藉「成大藝術中心的美學教育─以活動課程化為例」論文發表,分析成大藝術中心十年的藝文活動規劃、藝文季觀眾結構,藉以說明中心藝文推廣的軌跡,以及規劃活動課程化的背景。進一步以探究課程內容、修課學生等活動課程化之特色,並聚焦於表演藝術課程的檢討,試圖論述成大藝術中心美學教育的成果與影響。

顧盼副教授說,大學教育的目標,隨著時代演變而不同。17世紀主要在培養品德高尚、言行優雅的價值人,19世紀重視創造新知、進行科技研究,20世紀強調分科分系分領域的專精教育。20世紀中葉以後各大學開始省思,通識教育泰斗何欽思(Robert M. Hutchins)校長認為大學教育不是要訓練技術而是要培養公民。專業分工加劇、社會「離心力」就會漸強,要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向心力」,應以「人文關懷」貫穿理解龐雜的知識 。

現代大學的理念源起於西方,大學中通識教育的精神與課程架構也是來自於西方,亦即哈佛大學2004年通識教育改革報告書中所言:「在一個日益分化與專業化的時代中,我們重新肯定實施文理博雅教育的信念……我們相信博雅教育應該使學生發展出多元的視角,用以檢視自身及世界;應該給予他們足夠的知識、訓練與技能,以做為終身學習的基礎」。

他也指出,現今大學教育的目標不是要訓練技術而是要培養公民。通識教育核心理念的人文關懷或博雅教育落實於大學教育,有環境、活動以及課程三大部分。在大學行政體系中,藝術中心是可以兼顧三者的行政單位,可見其在提供美學經驗、美學教育具體實踐博雅教育、人文關懷的過程中,維持大學教育多元價值的傳統與未來,極具意義與責無旁貸的使命感。然而,大學藝術中心雖是非正式學習的型態,但是否可以運用正式學習的系統,強化學生對藝術的學習?基於上述問題意識,本論文首先釐清成大藝術中心藝文活動的規劃,其次,透濄藝文季演藝活動觀眾的結構的分析,說明中心藝文推廣的軌跡以及其與活動課程化規劃的關聯性,最後聚焦於表演藝術課程的檢討,試圖論述成大藝術中心美學教育的成果與影響。

成大藝術中心成立十年以來,每年基本上提供五、六十場的藝文活動。展示方面,平均1至1.5個月推出新檔次,強調藝文季期間對主題的呈現與詮釋。演藝活動雖然不容易配合呈現主題,但每年藝文季期間的活動數量則是非藝文季期間的1至3倍之多,活動週期約每4-7天就有一場演出。因此,透過參與藝文季演藝活動的觀眾分析,有助於檢討藝文活動的推廣方向。據民國92年調查結果,成大藝術中心修正宣傳方式、調整活動項目以及進一步研究結合通識中心的課程規劃。

以藝術中心舉辦的藝文活動為核心的課程設計,稱之為活動課程化,除了成大藝術中心以外,交通大學藝文中心也有過類似安排。然而,不論在時間延續上或是課程規模上,活動課程化的五門課,在各大學藝術中心皆屬首例,乃成大藝術中心特色之一。成大藝術中心以活動課程化的方式提供美學經驗及實踐美學教育,在落實通識教育的核心通識上扮演了重要的地位與角色。畢竟大學教育中,除了環境、活動之外,課程是最能嚴謹規劃、最能深入、最能在思想面銜接貫穿的學習設計。自95-98學年上學期為止,共累積1958位修課同學;其中,以工學院的修課人數為最多,管理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醫學院次之,約占四成五,顯示了這兩個學院的同學對課程的肯定與認同。值得一提的是,無法獲得學分的文學院同學仍有84位修課,顯示了對人文藝術性質課程的喜好。如是,95學年以來藝術中心透過活動課程化,提供的美學經驗與美學教育,落實於通識教育中核心通識的教育理念。對成大九大學院中的工、醫學院的學生造成最大的影響,也意味著對向來以理工科起家的成大帶來潛移默化的變化。

表演藝術課程,四年五個學期中共有588位修課同學,約占活動課程化總修課人數的四分之一強。修課學生以學院別檢視,仍以工學院最多,醫學院次之,兩個學院占將近五成;顯示表演藝術課程也是對工學院與醫學院影響最大。以97學年兩學期的修課學生為例,不但對課程內容表示獲益程度良好,也在修課後更肯定藝文活動之價值、更主動留意藝文活動之訊息、也更願意購票欣賞藝文活動。此外,顯示藝術家在演藝活動之前講述創作理念,是提高同學參與活動意願的重要因素。藝術中心透濄表演藝術課程,不但在引導學生─尤其是工學院及醫學院同學─對藝文活動的興趣及價值認知上,同時在培養並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以落實通識教育理念的實踐上,都獲得一定的成果。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