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建築系景觀建築成果展 建築入口新意象

ImgDesc
【台南訊】一起動手規劃校園景觀吧!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發揮創意與巧思,為建築系館設計新的入口空間,在創意與合理之間為校園景觀進行再定義,並推出「景觀建築學課程成果展」,展覽六組海報與作品,提供校方作為校園規劃的參考。所有的作品即日起至4月13日在建築系館一樓大廳展出,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來自建築所、都計所、土木所的碩博班學生這學期共同選修了建築系「景觀建築學」課程,在建築系老師李鎨翰指導下,以建築系館的入口空間為主題,共同探討綠化系館入口空間的景觀議題,並嘗試以生態景觀與生態建築的觀點,重新詮釋系館的環境的可能性。經過一學期的交流與討論,跨系所的合作終於有了初步設計的成果。學生製作海報及模型,並於即日起在建築系館一樓大廳展出。

 開設「景觀建築學」的成大建築系助理教授李鎨翰老師認為,城市公共空間的景觀規劃設計議題日益受到大眾關注,而身為全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建築系,應該在此一議題上多加著墨,讓建築系學生在求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學習建築物本身的設計,更應具備將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與城市設計融為一體的「整體設計」視野與企圖心。

 其中,博士生卓雯雯與建築所二年級學生張志藩、陳韋如、黃惠謙同學,設計題目為「Core & Boundary」,目的是要處理這塊基地上各個層級邊界上的問題,因此重新設計了包括都市與學校、學院內各系,以及系內不同屬性空間的介面,希望能塑造學院的核心氛圍,也藉由這個設計處理包括基地上現況面臨的問題,包括植栽景觀零碎無視覺整體感、院圖中庭不易被使用,以及出入口領域深度混亂等問題。在地貌上利用系館原有的地形以及構造物的高差,創造錯落的新地景;院圖二樓的走廊甚少被使用到,且堆滿了雜物,因此將其拓寬,增加其他可能活動的出現;階梯教室改建為穿透性立面,使其成為開放性較佳的評圖空間;並以垂直植栽皮層圍塑出院心中庭,綠化都市鄰接面,創造新入口意象。

 建築所學生張育銘、博士生蔡宜宏與都計所曹登貴、土木所林佳瑩、張育琦同學所完成的「Open & Green」,依序從自然生態角度,儘可能保留原有植栽而從都市環境角度,開放街角與圍牆,從基地特性角度。並以配置植栽,以台南市樹鳳凰木為主,圍牆旁以阿伯勒為主。在開放出來的街角種植一株代表性的喬木,作為街角開放空間的視覺焦點,亦可作為規劃設計學院之精神象徵。

 博士生洪一安與建築所碩士生黃懋元、周世鑫、郭裔偉、吳典育、許晃銘、石旻宸同學所完成的「返建築」從建築系館的後門回來聽(講)演講、看展覽、借書等回歸本質的建築活動。並運用多種改善手法:一、以軟體模擬風環境,在圍牆上開口輔以導風板導入南風阻擋北風。二、入口處新增水池降低落塵量及地表溫度。三、保留密冠灌木增加樹蔭面積等設計方法進行規劃。設計理念是以生態水池為起點,運用水、風、植物、活動等元素串連所有景觀至榕園,期待藉由我們小動作的改造,能在物理與心理層面都有更好的感受。

 建築所碩士學生黃聖維與林妍秀以及都計所的同學完成的「Arch Dream」以簡短的散文做出發點,「這城市的轉角,有一個夢想正悄悄的開始,一角方盒子,一群建築人,讓我們這些在黑暗中的人意識到自己的色彩,夢想的色彩,從開始變成了萌芽,在這角落…」規劃目標包括:一﹑整合區域內既有的空間特性與環境資源,建構綠色生態網絡與地標性之契機。二﹑ 強化區域內外視域之穿透感與視覺景觀美化,以利塑造新的場域與休憩空間。三﹑強化街角空間性質與零散區域內角落,建構互動式平台與街道地景之趣味性。四﹑藉由植栽規劃之多樣性,有助於提昇文化氣息及藝文場所,並創造宜人休憩空間。

 建研所博士生謝婷婷、碩士生林敬哲與陳希正和其他建築所同學的「系聚空間」則是以透過觀察發現基地問題缺點並將其改善。利用動線串連使空間互相連接,空間品質氛圍改善使活動持續產生,此設計案從實務面進行發想,使微小的改變可得到最大的效果。980330y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