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研院院士施敏及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菅野卓雄 獲聘成大榮譽教授

【台南訊】延攬在國際上具有學術聲望及研究成果豐碩的學者至成功大學講學,促進成大之發展及提昇學術聲望,國立成功大學17日頒發成大榮譽教授證書給被譽為手機四個發明人之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施敏、以及在半導體電子貢獻良多的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菅野卓雄校長,由校長賴明詔院士親自頒發榮譽教授證書。
電機資訊學院院長李清庭推薦中研院院士施敏及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菅野卓雄,研究成果凸出,對科技發展貢獻良多,並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學術聲望,延攬兩位學者至成大講學,不僅可將研究成果分享給成大師生,對於成大積極擴展與國外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之機會亦有助益。
施敏院士曾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從事半導體元件之研究工作達二十七年,發表文章一百多篇,在金屬半導體接面、微波元件及次微米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技術等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回國後,則從事半導體元件及製成之研發及教學工作。
被譽為為手機四個發明人之一施敏院士,研究成果豐碩,其中最重要之發明為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該發明造成「資訊儲存」之革命性發展,並開創了可攜帶型電子產品之契機,比如手機、數位相機、智慧IC卡、筆記型電腦及全球定位系統,對科技發展影響深遠。
此外,施敏院士最具代表性的著作《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自發行後已被翻譯成六國文字,發行量大概已有一兩百萬本以上,被論文引用次數超過2萬多次,為近代工程及應用科學被引用次數最多之文獻,該書更被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推崇為「半導體界的聖經」。
施敏院士,195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1960年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電機工程碩士、1963年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校級特聘講座教授,並應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顧問教授;曾擔任過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國立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主任、國科會國家毫微米元件實驗室主任等。曾獲中山學術獎(1969)、IEEE J. J. Ebers獎(1993)、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5)、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1997)、教育部國家講座(1998-2001)(2001-2003)、中華民國斐陶傑出成就獎(1998)等榮譽。
另一位成大榮譽教授獲獎人菅野卓雄博士,菅野卓雄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在於矽材料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之閘極絕緣場效電晶體之技術與物理,特別是在矽表面反轉層之準二維電子氣的傳輸特性,在熱成長矽氧化膜上電子-電洞捕捉之物理機制以及低溫形成絕緣薄膜於III-V化合物半導體表面之技術。近年來他對於奈米結構之應用於電子電腦技術與物理也有諸多研究,並擔任日本科學與技術共同研究主任,負責監督及管理物理和化學研究所的研究計畫。
菅野卓雄校長已發表超過400篇論文並刊登於科學期刊,他在半導體電子教育上是日本第一個提議成立聯合大學教育網的LSI設計的人,並將此設計應用在矽晶片上,此項計劃已經在東京大學的設計教育中心應用及實行。他的著作《半導體積體電路》,是目前大學教育中ICICE系列之重要著作。
菅野卓雄博士於1959年在日本東京大學電機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後,1991年曾任東京大學工程學院院長,1994年擔任日本東洋大學校長,現任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
依照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教授設置辦法規定,榮譽教授係為禮聘對社會有卓越貢獻之人士共同促進成大之發展及提昇學術聲望,且為非成大專任的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或具崇高學術聲望之教授。推薦方式由成大各單位向教務處推薦,經主管會報及校務會議通過後,並由校長敦聘之。當選榮譽教授之後,得參與成大校內之各項學術計畫及活動,各相關單位亦得提供必要之支援。
歷年來,獲得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教授者僅僅8位,分別是:蘇雪林教授、夏漢民教授、翁政義教授、陳長謙教授、張俊彥教授、陳博光教授、施敏教授、菅野卓雄教授。
電機資訊學院院長李清庭推薦中研院院士施敏及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菅野卓雄,研究成果凸出,對科技發展貢獻良多,並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學術聲望,延攬兩位學者至成大講學,不僅可將研究成果分享給成大師生,對於成大積極擴展與國外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之機會亦有助益。
施敏院士曾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從事半導體元件之研究工作達二十七年,發表文章一百多篇,在金屬半導體接面、微波元件及次微米金氧半場效電晶體技術等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回國後,則從事半導體元件及製成之研發及教學工作。
被譽為為手機四個發明人之一施敏院士,研究成果豐碩,其中最重要之發明為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該發明造成「資訊儲存」之革命性發展,並開創了可攜帶型電子產品之契機,比如手機、數位相機、智慧IC卡、筆記型電腦及全球定位系統,對科技發展影響深遠。
此外,施敏院士最具代表性的著作《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自發行後已被翻譯成六國文字,發行量大概已有一兩百萬本以上,被論文引用次數超過2萬多次,為近代工程及應用科學被引用次數最多之文獻,該書更被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推崇為「半導體界的聖經」。
施敏院士,1957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1960年獲得美國華盛頓大學電機工程碩士、1963年獲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校級特聘講座教授,並應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顧問教授;曾擔任過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國立交通大學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主任、國科會國家毫微米元件實驗室主任等。曾獲中山學術獎(1969)、IEEE J. J. Ebers獎(1993)、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5)、行政院傑出科技榮譽獎(1997)、教育部國家講座(1998-2001)(2001-2003)、中華民國斐陶傑出成就獎(1998)等榮譽。
另一位成大榮譽教授獲獎人菅野卓雄博士,菅野卓雄博士主要研究領域在於矽材料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及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之閘極絕緣場效電晶體之技術與物理,特別是在矽表面反轉層之準二維電子氣的傳輸特性,在熱成長矽氧化膜上電子-電洞捕捉之物理機制以及低溫形成絕緣薄膜於III-V化合物半導體表面之技術。近年來他對於奈米結構之應用於電子電腦技術與物理也有諸多研究,並擔任日本科學與技術共同研究主任,負責監督及管理物理和化學研究所的研究計畫。
菅野卓雄校長已發表超過400篇論文並刊登於科學期刊,他在半導體電子教育上是日本第一個提議成立聯合大學教育網的LSI設計的人,並將此設計應用在矽晶片上,此項計劃已經在東京大學的設計教育中心應用及實行。他的著作《半導體積體電路》,是目前大學教育中ICICE系列之重要著作。
菅野卓雄博士於1959年在日本東京大學電機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後,1991年曾任東京大學工程學院院長,1994年擔任日本東洋大學校長,現任東洋大學董事會主席。
依照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教授設置辦法規定,榮譽教授係為禮聘對社會有卓越貢獻之人士共同促進成大之發展及提昇學術聲望,且為非成大專任的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或具崇高學術聲望之教授。推薦方式由成大各單位向教務處推薦,經主管會報及校務會議通過後,並由校長敦聘之。當選榮譽教授之後,得參與成大校內之各項學術計畫及活動,各相關單位亦得提供必要之支援。
歷年來,獲得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教授者僅僅8位,分別是:蘇雪林教授、夏漢民教授、翁政義教授、陳長謙教授、張俊彥教授、陳博光教授、施敏教授、菅野卓雄教授。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