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學生論壇 推開國際的窗口
【台南訊】在國立成功「2008 年成大學生論壇大師VS.學生領袖-「力」足成大」的第二場「跨國力~推開國際的窗口」大師VS.學生領袖的對話在成杏廳熱烈登場,主持人成大教務長湯銘哲,與談大師名作家吳祥輝、成大建築系助理教授王維潔,學生領袖成大生命科學系亦雙主修交通管理系的廖雋安與大連理工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系王軼以及台下數百位成大師生與社會人士展開一場知性的響宴。對於學生國際觀的養成極為重視的成大校長賴明詔院士也全場參與,聆聽學生與大師們的精采對談。
教務長湯銘哲教授首先稱讚學生們很有遠見,挑選了一個很好的對談題目,跨國力不僅對於學生的自我發展或未來職場的競爭力都有其重要性。湯銘哲教務長簡介兩位與談大師,他稱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之稱的作家吳祥輝是極有膽識的人,另一位與談大師王維潔教授不只是一位老師、建築師更是一位藝術家,兩位大師都曾在世界各國遊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與識見,期望在座每一位聽眾能放鬆心情,盡情享受一場知性的響宴。
名作家吳祥輝首先表示自己僅能以一位作家的基調來描述跨國力,他比喻所謂跨國力或國際化就像月亮和太陽,不管你有沒有抬頭看,它們永遠都在,影響著潮夕漲落,甚至更多,沒有人能脫離。他說就算被認為最適合形容台灣人的蕃薯與台灣水牛都是國際資源,台灣四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國際化的歷史。
吳祥輝強調在國際化的同時,要先想想你心裡的人文素養是什麼?你的國際化哲學是什麼?不能只從經濟或賺錢的觀點來看,不要被物化。他表示,跨國力就是要先愛別人的國家,學習愛別人的國家才能愛自己的國家、才能不去批評、才能去欣賞,從人文關懷的層次來看,許多爭議自然消弭。
成大建築系助理教授王維潔教授表示,過去的中文裡沒有國際化這個詞,international裡面inter包括在什麼之間、互相以及雙方互惠三個含義,缺一不可,nation是指出生、血脈即種族、族群之義,international指的就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唯有保有一顆清新自由的心,不輕易下判斷、不輕易做結論、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刻板印象、永遠不斷發掘、不斷探索,才能體會不同族群之間的差異,才能微妙的觀察到不同族群的獨特性。
生命科學系五年級的廖雋安說,對我而言國際觀是一種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對話、為彼此找尋樂趣和機會的能力。舉例如果你今天很喜歡跳拉丁舞,而你在練舞之於也願意去多加閱讀、多加了解拉丁舞相關的背景知識,很快的就會隨著對拉丁民族性的認識增加,拉丁舞的每個動作在你眼中會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感情,而同時當你也很有機會會接觸到拉丁文化中同樣精彩的其他面向,進而對他們的國家和人民產生興趣,於是你會想去她們國家旅遊,或是跟她們國家的人交朋友。而在這不知不覺間你已經把你的生活跟這個文化產生連結,建立起某種屬於你自己的國際觀了!
此外,他也鼓勵同學們安排出國做深度旅遊,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說,跟陌生的人事物交流可以刺激我們去思考,讓我們學會包容、學會欣賞其他文化的美,並且打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他建議同學利用暑假期間,想辦法出國遊學或是參加美國、紐澳等國的青年打工計畫,就勇敢的出去看看!
大連理工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系三年級王軼表示,當我們在討論國際觀的時候,常常有很多的刻板印象成為我們邁向前方的阻礙。對一個城市的刻板印象,可能決定了你要不要去那裏旅遊,你怎樣看待來自那裏的人,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看似簡單的問題,仔細想來卻是很多矛盾衝突的根源。所謂的國際觀,不該是一幅描畫好的地圖,等著大家去接受,不是一門課程,你選或不選,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種開放的心態,不是這座城市應該是什麼樣,而是應該在心中對已知畫一個大大的問句。她說,雖然我們的知識和經歷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局限,而一顆開放與包容的心,一顆願意傾聽與瞭解的心卻可以讓我們聽到世間更多的聲音,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她表示,聯繫歷史的觀點來看問題,給自己一個縱深的國際觀,嘗試去理解與尊重,摒棄那張僵化的地圖,是我們每一個人認識世界最美麗的微笑。
在「跨國力~推開國際的窗口」之後,緊接著,21日、24日、28日又將推出三場成大學生論壇,4月21日探索力~深入內心的真實,前成大校長馬哲儒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成大副校長馮達旋、成大中文系主任王偉勇;4月24日夢想力~抓住成功的機會,前成大工學院院長李克讓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人間衛視主播楊玉欣、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4月28日閱讀力~裝滿生命的能量,成大校長賴明詔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中央研究院榮譽院長李遠哲、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李有成。970418y
教務長湯銘哲教授首先稱讚學生們很有遠見,挑選了一個很好的對談題目,跨國力不僅對於學生的自我發展或未來職場的競爭力都有其重要性。湯銘哲教務長簡介兩位與談大師,他稱讚有拒絕聯考的小子之稱的作家吳祥輝是極有膽識的人,另一位與談大師王維潔教授不只是一位老師、建築師更是一位藝術家,兩位大師都曾在世界各國遊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與識見,期望在座每一位聽眾能放鬆心情,盡情享受一場知性的響宴。
名作家吳祥輝首先表示自己僅能以一位作家的基調來描述跨國力,他比喻所謂跨國力或國際化就像月亮和太陽,不管你有沒有抬頭看,它們永遠都在,影響著潮夕漲落,甚至更多,沒有人能脫離。他說就算被認為最適合形容台灣人的蕃薯與台灣水牛都是國際資源,台灣四百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國際化的歷史。
吳祥輝強調在國際化的同時,要先想想你心裡的人文素養是什麼?你的國際化哲學是什麼?不能只從經濟或賺錢的觀點來看,不要被物化。他表示,跨國力就是要先愛別人的國家,學習愛別人的國家才能愛自己的國家、才能不去批評、才能去欣賞,從人文關懷的層次來看,許多爭議自然消弭。
成大建築系助理教授王維潔教授表示,過去的中文裡沒有國際化這個詞,international裡面inter包括在什麼之間、互相以及雙方互惠三個含義,缺一不可,nation是指出生、血脈即種族、族群之義,international指的就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唯有保有一顆清新自由的心,不輕易下判斷、不輕易做結論、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刻板印象、永遠不斷發掘、不斷探索,才能體會不同族群之間的差異,才能微妙的觀察到不同族群的獨特性。
生命科學系五年級的廖雋安說,對我而言國際觀是一種和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對話、為彼此找尋樂趣和機會的能力。舉例如果你今天很喜歡跳拉丁舞,而你在練舞之於也願意去多加閱讀、多加了解拉丁舞相關的背景知識,很快的就會隨著對拉丁民族性的認識增加,拉丁舞的每個動作在你眼中會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感情,而同時當你也很有機會會接觸到拉丁文化中同樣精彩的其他面向,進而對他們的國家和人民產生興趣,於是你會想去她們國家旅遊,或是跟她們國家的人交朋友。而在這不知不覺間你已經把你的生活跟這個文化產生連結,建立起某種屬於你自己的國際觀了!
此外,他也鼓勵同學們安排出國做深度旅遊,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說,跟陌生的人事物交流可以刺激我們去思考,讓我們學會包容、學會欣賞其他文化的美,並且打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他建議同學利用暑假期間,想辦法出國遊學或是參加美國、紐澳等國的青年打工計畫,就勇敢的出去看看!
大連理工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系三年級王軼表示,當我們在討論國際觀的時候,常常有很多的刻板印象成為我們邁向前方的阻礙。對一個城市的刻板印象,可能決定了你要不要去那裏旅遊,你怎樣看待來自那裏的人,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可看似簡單的問題,仔細想來卻是很多矛盾衝突的根源。所謂的國際觀,不該是一幅描畫好的地圖,等著大家去接受,不是一門課程,你選或不選,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種開放的心態,不是這座城市應該是什麼樣,而是應該在心中對已知畫一個大大的問句。她說,雖然我們的知識和經歷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局限,而一顆開放與包容的心,一顆願意傾聽與瞭解的心卻可以讓我們聽到世間更多的聲音,從而做出自己的判斷。她表示,聯繫歷史的觀點來看問題,給自己一個縱深的國際觀,嘗試去理解與尊重,摒棄那張僵化的地圖,是我們每一個人認識世界最美麗的微笑。
在「跨國力~推開國際的窗口」之後,緊接著,21日、24日、28日又將推出三場成大學生論壇,4月21日探索力~深入內心的真實,前成大校長馬哲儒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成大副校長馮達旋、成大中文系主任王偉勇;4月24日夢想力~抓住成功的機會,前成大工學院院長李克讓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人間衛視主播楊玉欣、太平洋SOGO董事長黃晴雯;4月28日閱讀力~裝滿生命的能量,成大校長賴明詔擔任主持人,與談大師為中央研究院榮譽院長李遠哲、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李有成。970418y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