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 出爐了 丁肇中 黃至剛 熊克平 斯華齡等人雀屏中選

採訪記者 : j 於 August 14, 19101 at 12:43:32 :

新聞內容 :

【台南訊】代表國立成功大學最高榮譽的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出爐了,丁肇中、黃至剛、熊克平、斯華齡等四人雀屏中選,榮膺成功大學九十年度校友傑出成就獎,儘管丁肇中等人集所有榮耀於一身,對於甫獲成功大學校友傑出成就獎仍感到非常的興奮,他們將於校慶前一天(十一月十日)親自回成大接受表揚。由於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順利出線,在歷屆校友傑出成就選拔中首次出現諾貝爾獎得獎者,格外地引人矚目。

成功大學創校至今已將屆七十年,已畢業之校友高達十萬人以上,均在各行各業位居要職,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在過去的台灣經濟奇蹟中,更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而成功大學自七十四年度起實施校友傑出成就獎選拔,每年只選出三至四個名額,累計自七十四年度起至今(九十)年度為止,僅五十三人獲得校友傑出成就獎,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想擄獲校友傑出成就獎絕非易事,因此獲得校友傑出成就獎者都是龍中之龍、鳳中之鳳。

成功大學九十年度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丁肇中、黃至剛、熊克平、斯華齡等四人之事蹟如後:

丁肇中院士曾於1955年到1956年於國立成功大學機械系就讀,在1959年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學士和數學學士、1961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碩士學位、1962年完成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講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及理工學院第一位Thomas Dudey Cabot Institute教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上L3實驗負責人。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因研究特別傑出,連續榮獲美國政府Lawrence獎、美國工程科學學會的Eringen獎章、義大利政府的Degasperi科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前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外藉院士、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等多項頭銜。

丁肇中院士是當代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之一,在粒子物理學中有許多卓著的貢獻,特別是J粒子的發現導引了粒子物理學走入了新的方向。此外,丁肇中院士對量子電動力學的精確性,輕子的性質、失量粒子的性質、膠子噴注現象,γ-Y之干涉等問題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貢獻。近年來丁肇中院士更領導一實驗小組,積極建造L3探測器並在西歐(CERN)的LEP加速器上做實驗,耗資超過一億美元,動員了世界各國四百多名實驗物理學者,以進一步探索宇宙及物質世界的奧秘。丁院士在實驗物理界的輝煌成就至今無人能及,全身充滿著研究活力,工作方向明確果斷,計劃周詳嚴謹,一言一行堪為後輩學子之楷模,對人類科學之發展影響至為深遠。

丁肇中院士生於民國二十五年,曾先後就讀於國內成功中學、建國中學和成功大學機械系。後來赴美深造,在短短的六年裏,不僅完成了學士與碩士學位,而且還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接著在日內瓦的歐洲粒子研究中心研究了大約一年,然後就開始在紐約市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書。一九六七年他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同時也定期橫越大西洋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工作。

一九七四年在紐約鄂普敦的布海汶國家實驗室裏,丁肇中院士完成了一項極為精密的實驗,其成果揭發了一個不被多數高能物理理論家所預期的「J粒子」。而這一實驗結果的發表,使得理論物理學家紛紛對丁院士的實驗結果加以探討。當一切討論塵埃落定後,物質結構中的一個新的模式出現了,而「J粒子」正是奠定這個新模式的基石,也開創了高能核物理的新局面,締造了高能核物理嶄新的境界,也促使人類對宇宙的生成有了更新的認知。在「J粒子」被發現兩年後,丁肇中院士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為了進一步尋找宇宙最基本的粒子和質量的來源,同時探究反物質的存在性,丁肇中院士目前分別在日內瓦及美國進行「加速器」實驗計劃及「太空站」實驗計劃,在這二個超大型跨國計劃裏,他提供了我國科學家相當大的參與空間,同時也使用了我國製造的超導磁軌跡探測器及中科院的電子儀器,使我國在國際大型的科學實驗研究上佔有一席之地,對國內基礎科學人材的養成及尖端研究領域的提升可謂貢獻良多。

黃至剛博士,於1961年成大機械系畢業、隨後赴美深造,並取得美國俄亥俄州托來多大學機械碩士與美國密西根州州立大學機械博士學位,為美國密西根州註冊專業工程師。在一九六四年進入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工作,一九八三年調澳洲福特汽車公司工作,一九八四年調台灣福特六和汽車公司,由技術處長晉升至總經理。他在一九七零年在密西根州立大學進修時獲傑出研究獎,一九九四年在台灣福特六和公司任總經理時,獲台灣全國最佳企業經營者之金商獎,在福特公司連續工作三十二年,自基層工程師晉升至分公司總經理,表現突出。

黃至剛博士為香港僑生,初至成大時,因報到延誤及課程生疏,曾有物理考零分之記錄,但他不灰心喪志,努力向上,不但短期間即彌補久缺,並在四年學業順利完成。黃至剛博士做事嚴謹,待人寬厚,努力好學。自求學階段到目前為香港賽馬協會的總裁。一路走來都很踏實,一步一腳印,每個階段都在尋求傑出與第一;如在求學時博士論文得到傑出研究獎,在福特公司服務時,福特連續八年台灣名列汽車銷售量第一,並得全國最佳企業經營者之金商獎;在賽馬協會則志在將賽馬協會經營成世界第一的賽馬協會,而且是公益性賽馬協會。他的為人及他踏實、追求卓越的精神,是為現代學子的楷模,也是成大之光。

他在台灣福特六和時,成功的引進並建立台灣高品質的零件衛星系統(有別於日本之敷衍系統),使台灣車的品質可與世界並駕齊驅。由於多年的雄霸台灣汽車市場,因此刺激日本認真的與我國廠商合作。因而大幅提升了我國汽車業的水準。另外汽車業在工業上為火車頭工業,也因此大幅提升了台灣機械工業的水準。由此可知黃至剛博士對台灣經濟發展有直接與深遠的貢獻。

由於,黃至剛博士在福特連續工作三十二年之優異技術與行政管理工作表現,以及其香港籍背景,於其工作巔峰期,被香港賽馬協會發現,從而遷選為該協會成立以來,第一位華人總裁,擔任每年營業美金一百二十億(超出畢爾蓋茲的微軟),世界大企業第一百五十名的香港賽馬協會總裁(該協會為非營利性公益機構),每年稅捐十五億餘美金,為香港政府最大納稅人、香港科技大學、海洋公園以及香港各種福利、基層公共建設等,皆賴賽馬協會之捐助興建。

熊克平博士,1968年成功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隨後赴美深造取得美國密舒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電機工程碩士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電機工程博士學位。歷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傑出教授、醫學超音波換能器工程中心主任、生醫工程學程執行主任、生醫工程學程教授等職,曾獲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工程學系傑出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傑出研究獎等。

熊克平博士的研究著作非常突出,與他人合著兩本醫學影像與超音波相關書籍,受到國際學術肯定;並於今年預定出版獨自撰寫之診斷超音波新書。截至目前為止總計發表過一百四十多篇論文於世界著名期刊與研討會,在超音波相關之研究與應用鑽研十幾年,為世界上超音波領域國際知名專家之一,並多次受邀請至各個學會與研討會作專題演講,為旅外華人中,在醫學工程領域極少數表現非常傑出之學者。近幾年來,更積極參與推動我國醫療儀器研究與產業,擔任工研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工相關顧問,不遺餘力,並促成國內自行研發超音波影像系統之產業。

另外,熊克平博士亦有許多具體貢獻之事蹟,他自一九八四年陸續獲得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傑出研究獎、擔任委員等各項榮譽,今年更榮獲聘任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工程系之傑出教授。在超音波研究上受到國內外醫學機構及相關人士之肯定,並擔任多種醫學工程著名雜誌的編輯委員及國際研討會邀請講員。

熊克平博士在醫學工程領域上專攻醫用超音波之理論與應用,將所學之深厚基礎,對超音波之原理與問題深入研究與探討,進而應用建力成像系統,提昇醫療水準,增進人群福祉。

斯華齡博士,於1963年成大物理系畢業、1966年取得美國底特律大學物理碩士學位、1972年獲得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物理博士學位,擔任美國海軍海面戰爭中心資訊科學群主持人。曾獲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神經網路學會D.Gabor獎、IEEE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美國光電儀器工程學會會士、北京大學及大陸清華大學榮譽教授獎等。

斯華齡博士長年在海軍單位工作,研究方向以資訊方面為主,特別是神經網路方面尤其專長,其研究成果在國際各類光電學會、神經網路社會影響甚大。其著作近兩百篇,專利十餘種,出書十三本,對青年學子幫助極大。且他長年旅居美國,與夫人陳秀生女士在美國華人社區十分活躍,協助華人爭取榮譽獎項不遺餘力。

斯華齡博士研究領域極廣,在電漿物理、獨立分量分析及訊號分析,影像圖形重整、神經網路計算等的微波轉換,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此外,他對世界神經網路社區的貢獻非常突出,為了提昇國際神經網路的水準,斯華齡博士結合幾個志同道會的學者專家發起成立國際神經網路學會,並榮任學會會長。

近五、六年來,斯華齡博士多次返台,在台大及中研院作系列演講,並在前年應成大工學院邀請返校參與「誇領域研究成功案例」專題演講與討論,對成大在神經網路的發展十分關注。同時有鑑於神經網路在未來必定蓬勃發展,斯華齡博士往來於美國、台灣,積極促進台灣成立神經網路學會,為提昇台灣在神經網路研究水準盡心盡力。

歷年來,國立成功大學校友傑出成就獎得主有五十三位,分別是:鄭佩芬、殷允芃、吳伯雄、蘇南成、羅益強、吳京、劉炯朗、朱兆凡、王建火宣、朱經武、劉銘燦、陳再來、莊國欽、陳惠發、龍應台、張隆盛、盧偉民、吳德芳、林長城、鄭國昌、陳文源、何志中、陳文雄、徐宏達、王景益、林信義、石延平、葉永祥、鍾道蕃、陳廉泉、陳堯、鄭崇華、楊志達、莊哲男、安介南、陳柱華、陳都、許仲川、程大酉、張俊彥、傅模英、朱唯幹、劉炯權、劉水深、林耕華、黃桑希蘭、余光華、曾繁城、呂學錦、以及九十年度的丁肇中、黃至剛、熊克平、斯華齡等人。 900814j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