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永續空間與建築設計工作坊 成果豐碩 多樣繽紛的互動模式及合作成果 將成為推廣永續發展知識之種子
採訪記者 : j&c 於 February 17, 2006 at 12:19:26 :
新聞內容 :
【台南訊】首屆「2006年永續空間與建築設計工作坊」17日上午8時30分起在成功大學科技大樓登場,來自成功大學、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與淡江大學等學校四十位學生分成4組,各自發表「消失的圍牆」、「漁光國小 風水好」、「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 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童趣社區小學」,學生們多樣繽紛的互動模式及合作成果,令人讚嘆。
成大建築系教授江哲民稱讚學生創意十足,充分把藝術與技術結合在一起,尤其從學生們均廣泛學習永續發展、生態、美學…等專業知識的態度可看出,日後將成為推廣永續發展知識之種子,對未來台灣永續環境具有深切且長遠之影響。
前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秘書、亦為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蘇慧貞教授指出,教育部自九十一年起開始推動「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永續大學推廣計畫」等計畫,呈現出令人讚嘆的豐碩成果。九十四年度延伸至「大專生協力地方推動永校園」計畫,讓學有專精之大專生得以學以致用,協助鄰近學校、社區推動永續環境概念,其中激盪出多樣繽紛的互動模式及合作成果,也為「永續環境」之推動注入了新的力量。
蘇慧貞所長也表示,國內部分大專院校實際上已各自累積一些永續技術與課程,例如成功大學於「永續健康建築」、「建築環境控制」等領域已鑽研多年,而台南藝術大學之建築繁殖場課程亦行之有年,藉著互相交流與分享,更能加速國內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系所之永續發展教育向前邁進。
為延續過往「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大專生協力地方推動永續校園計畫」豐碩之成果,並加強國內大專院校建築科系彼此間永續發展相關知識、技術之交流,成大承接教育部指示,於13日至16日舉行為期四天的「2006年永續空間與建築設計工作坊」之短期研習課程,並在17日發表學習成果。
蘇慧貞所長說,研習課程包括「美學與空間」、「環境控制與生態思維」、「人與空間」三個主軸方向,分別邀請成奶j學、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與淡江大學…等校之教授進行演講、授課。此外,亦安排台南縣白河鎮內角國小、台南縣後壁鄉土溝社區以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之實地參訪活動。
蘇慧貞所長進一步指出,白河鎮內角國小乃為教育部93年度永續校園計畫補助的績優團隊之一,而台南藝術大學師生與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3年來一同推動土溝社區之社區營造亦有所成,以及建築繁殖場之訓練更使學生在實做之過程中學習到許多建築營造的技能。因此藉由實地參訪,讓與會之大專學生們更加瞭解永續校園以及永續社區之內涵。
第一組的設計主題是「消失的圍牆」,特別將永續的概念,嘗試在社區中實踐,期使校園可以擴張並傳承至整個社區的環境之中,讓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惟現今校園的圍牆與相隔的馬路,讓社區與學校之間似乎總是保持著一種疏離感,缺少一種親密的距離與歸屬的感受,因此對於要組織社區與學校之間空間的執行,不傾向大興土木的空間改造計畫,而提出藝術裝置、活動創造(如祭典或聚集)、空間介面重劃,希望透過更貼近人性尺度的活動引入甚至是簡易的街道家具,構架或裝置,來創造一系列有主題性的元素,讓校園與社區不論是在空間或者人文活動的部分,都可以有更多可互相呼應的空間氛圍與人際交流
第二組的「漁光國小 風水好」,係針對都市邊緣海岸型的漁光國小作深入探討,規劃出漁產、光能、風與自然共存、水循環再利用的願景,漁產方面,維護自然的魚類生態環境及推廣養殖魚類的在地智慧;光能方面,則強調能源擷取、漫射光、熱處理的重要性;另外主張善用自然風力之導風與擋風作用以及水循環利用的原理,以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鄰近都市中小學、救國團、社區團體生態教育基地、活動場所,將校地兩端之大型綠帶作一串聯。
而第三組「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 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則特別思考當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時,又該如何將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呢?位居台灣東半部山地原住民部落社區的吉普賽小學,地形風影響較大、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位於海陸交接點、背山面海,台東沒有水庫,多用途地下水源。因此要發展為社區型校園,首先應打掉圍牆再利用形成新的生態林蔭步道,並規劃多層次生態綠化,密植多樣化植物以提供各種生物安全而隱蔽的隔離空間,同時延伸池岸長度,增加水、植物及陸地之交接面、規劃自然淨水系統、健康校舍、分離式廁所、屋頂觀察平台、教學農園、落葉堆肥區原野操場、滯洪池、生態水池等。
第四組的「童趣社區小學」,係將原本在市郊由地方仕紳所辦的國小,目前只有60名學生,如今面臨了跨區就讀就學人口被都市功利升學主義的明星學校所取代,準備廢校。為了挽救被社區遺忘了的小學,找回原生教育的價值,策劃一系列的改造計畫,用環境本身所提供的教育資源以及社區所提供課程輔助空間的加值服務,如學校內不採用一至六年級的分班、社區內的知識不再是在學校的圍牆外,而是運用〝知識等級〞的概念。如:二、四年級的學生可以一起上同一堂課,因為知識等級都是6。並認為可邀請社區的耆老來講課,他們在〝水車動力學〞的知識等級是12,遠超過校長的〝5〞。所以可以維持50%的基礎課程,提出40%的新式環境教育課程以及10%由老師自行合併調整。如此可省下高額的補習費以救贖被補習班所主導的價值扭曲的心靈。此外,除了原有的室內教室外,還有一種當社區、老師、學生有共同研究課題時,教室即成立。每個角色就在學校和社區之間來回的跑堂。另外,還說明應強化耆老傳說、農村體驗(水圳)、民俗技藝傳承、回憶五分車等四個環境教育學習的課程來回應以上的論述和揉合當地資源。希望能提供童趣社區小學一個新的契機,促使它成為一所近郊、低密度、多元鄉土文化以及多汁甜美自然的五星級學校。950217j&c
新聞內容 :
【台南訊】首屆「2006年永續空間與建築設計工作坊」17日上午8時30分起在成功大學科技大樓登場,來自成功大學、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與淡江大學等學校四十位學生分成4組,各自發表「消失的圍牆」、「漁光國小 風水好」、「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 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童趣社區小學」,學生們多樣繽紛的互動模式及合作成果,令人讚嘆。
成大建築系教授江哲民稱讚學生創意十足,充分把藝術與技術結合在一起,尤其從學生們均廣泛學習永續發展、生態、美學…等專業知識的態度可看出,日後將成為推廣永續發展知識之種子,對未來台灣永續環境具有深切且長遠之影響。
前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秘書、亦為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蘇慧貞教授指出,教育部自九十一年起開始推動「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永續大學推廣計畫」等計畫,呈現出令人讚嘆的豐碩成果。九十四年度延伸至「大專生協力地方推動永校園」計畫,讓學有專精之大專生得以學以致用,協助鄰近學校、社區推動永續環境概念,其中激盪出多樣繽紛的互動模式及合作成果,也為「永續環境」之推動注入了新的力量。
蘇慧貞所長也表示,國內部分大專院校實際上已各自累積一些永續技術與課程,例如成功大學於「永續健康建築」、「建築環境控制」等領域已鑽研多年,而台南藝術大學之建築繁殖場課程亦行之有年,藉著互相交流與分享,更能加速國內大專院校建築相關系所之永續發展教育向前邁進。
為延續過往「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大專生協力地方推動永續校園計畫」豐碩之成果,並加強國內大專院校建築科系彼此間永續發展相關知識、技術之交流,成大承接教育部指示,於13日至16日舉行為期四天的「2006年永續空間與建築設計工作坊」之短期研習課程,並在17日發表學習成果。
蘇慧貞所長說,研習課程包括「美學與空間」、「環境控制與生態思維」、「人與空間」三個主軸方向,分別邀請成奶j學、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與淡江大學…等校之教授進行演講、授課。此外,亦安排台南縣白河鎮內角國小、台南縣後壁鄉土溝社區以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繁殖場之實地參訪活動。
蘇慧貞所長進一步指出,白河鎮內角國小乃為教育部93年度永續校園計畫補助的績優團隊之一,而台南藝術大學師生與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3年來一同推動土溝社區之社區營造亦有所成,以及建築繁殖場之訓練更使學生在實做之過程中學習到許多建築營造的技能。因此藉由實地參訪,讓與會之大專學生們更加瞭解永續校園以及永續社區之內涵。
第一組的設計主題是「消失的圍牆」,特別將永續的概念,嘗試在社區中實踐,期使校園可以擴張並傳承至整個社區的環境之中,讓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惟現今校園的圍牆與相隔的馬路,讓社區與學校之間似乎總是保持著一種疏離感,缺少一種親密的距離與歸屬的感受,因此對於要組織社區與學校之間空間的執行,不傾向大興土木的空間改造計畫,而提出藝術裝置、活動創造(如祭典或聚集)、空間介面重劃,希望透過更貼近人性尺度的活動引入甚至是簡易的街道家具,構架或裝置,來創造一系列有主題性的元素,讓校園與社區不論是在空間或者人文活動的部分,都可以有更多可互相呼應的空間氛圍與人際交流
第二組的「漁光國小 風水好」,係針對都市邊緣海岸型的漁光國小作深入探討,規劃出漁產、光能、風與自然共存、水循環再利用的願景,漁產方面,維護自然的魚類生態環境及推廣養殖魚類的在地智慧;光能方面,則強調能源擷取、漫射光、熱處理的重要性;另外主張善用自然風力之導風與擋風作用以及水循環利用的原理,以創造更好的環境,提供鄰近都市中小學、救國團、社區團體生態教育基地、活動場所,將校地兩端之大型綠帶作一串聯。
而第三組「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 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則特別思考當學校是部落的一部份時,又該如何將永續校園與社區結合呢?位居台灣東半部山地原住民部落社區的吉普賽小學,地形風影響較大、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位於海陸交接點、背山面海,台東沒有水庫,多用途地下水源。因此要發展為社區型校園,首先應打掉圍牆再利用形成新的生態林蔭步道,並規劃多層次生態綠化,密植多樣化植物以提供各種生物安全而隱蔽的隔離空間,同時延伸池岸長度,增加水、植物及陸地之交接面、規劃自然淨水系統、健康校舍、分離式廁所、屋頂觀察平台、教學農園、落葉堆肥區原野操場、滯洪池、生態水池等。
第四組的「童趣社區小學」,係將原本在市郊由地方仕紳所辦的國小,目前只有60名學生,如今面臨了跨區就讀就學人口被都市功利升學主義的明星學校所取代,準備廢校。為了挽救被社區遺忘了的小學,找回原生教育的價值,策劃一系列的改造計畫,用環境本身所提供的教育資源以及社區所提供課程輔助空間的加值服務,如學校內不採用一至六年級的分班、社區內的知識不再是在學校的圍牆外,而是運用〝知識等級〞的概念。如:二、四年級的學生可以一起上同一堂課,因為知識等級都是6。並認為可邀請社區的耆老來講課,他們在〝水車動力學〞的知識等級是12,遠超過校長的〝5〞。所以可以維持50%的基礎課程,提出40%的新式環境教育課程以及10%由老師自行合併調整。如此可省下高額的補習費以救贖被補習班所主導的價值扭曲的心靈。此外,除了原有的室內教室外,還有一種當社區、老師、學生有共同研究課題時,教室即成立。每個角色就在學校和社區之間來回的跑堂。另外,還說明應強化耆老傳說、農村體驗(水圳)、民俗技藝傳承、回憶五分車等四個環境教育學習的課程來回應以上的論述和揉合當地資源。希望能提供童趣社區小學一個新的契機,促使它成為一所近郊、低密度、多元鄉土文化以及多汁甜美自然的五星級學校。950217j&c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