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建築系一年級作品展在信義街咾咕黃宅展出 透過建築圖學與模型創作 交流教育價值

文、圖/成大建築系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一年級基礎設計課的 65 位學生作品於近日修復蛻變的台南市「信義街咾咕黃宅」展出
成大建築系一年級基礎設計課的 65 位學生作品於近日修復蛻變的台南市「信義街咾咕黃宅」展出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一年級基礎設計課的 65 位學生作品於近日修復蛻變的台南市「信義街咾咕黃宅」展出。透過建築圖學與模型,學生的創作成為與台南在地社群對話與交流的平台、甚至創造一個機會去感受建築與其教育的價值。
 
成大建築系表示,展覽有兩個初衷:第一,是分享成大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設計成果
展覽初衷是分享成大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設計成果,同時也是喚起大家對我們城市文化資產的重視
 
成大建築系表示,展覽有兩個初衷:第一,是分享成大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設計成果;第二,是喚起大家對我們城市文化資產的重視。巧合的是,這次的展覽正是透過學生對經典建築的研究與分析,再進一步轉譯為具有實驗性的創作。更難得的是,成大同學們有機會在一棟經由陳冠帆結構技師和原型結構所改造的歷史建築 展出學生的作品。也因此展覽命名為:「連續性:經典為記憶,實驗為未來」。
 
成大建築系表示,展覽有兩個初衷:第一,是分享成大建築系一年級學生的設計成果;第二,是喚起大家對我們城市文化資產的重視
設計課程規劃讓學生看見世界,更希望能提供一面鏡子,讓學生認識自己、看見自身的城市
 
設計課程的規劃中,老師們的目標不只是開啟一扇窗,讓學生看見世界;更希望能提供一面鏡子,讓學生認識自己、看見自身的城市。為了達成這樣的學習目標,老師邀請學生去觀察、記錄並分析他們所生活的台南城,同時也引導他們認識國際化的基本建築語彙。更具體地說,在這次展覽的場域中,學生從經典建築中學習,不僅是西方經典,也包括台灣的案例。
 
展覽一個獨特的實驗是在二樓 D 展區的一幅集體創作的長卷
展覽一個獨特的實驗是在二樓 D 展區的一幅集體創作的長卷
 
展覽一個獨特的實驗是在二樓 D 展區的一幅集體創作的長卷─這是由 65 位全體學生共同完成的作品,總長度 80 公尺。它不僅是對經典建築的重新詮釋,也同時是學生們為建築實驗邁向未來的起點。它也可能是台南最長的一張圖。
 
【展覽資訊】
地點|信義街咾咕石黃宅(台南市中西區信義街 46 巷 17 號)
展期|2025/6/20(五)─2025/7/11(五)
時間|週三至周日 13:00–18:00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協辦單位|義昌文教基金會、原型
策展團隊
黃聖鈞
陳冠帆
鄭偉達
建築糸一年級設計課老師:
許家茵、呂武隆、張庭嘉、林佳瑩、毛映壹、劉景昀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07-0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