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深化「模組化教學、跨域整合」 沈孟儒校長率團赴美拜訪推動關鍵校友

文、圖/成大新聞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 11 月 14 日率領代表團包含羅偉誠主任秘書兼校友中心主任、余睿羚永續長、成大醫院林鵬展副院長等人,赴美國洛杉磯,拜會長期支持成大教學創新與跨域整合的資深校友謝孝忠(數學 51 級)及夫人孟慶傑(數學 51 級),就模組化教學的推動成果與未來方向進行深度交流,他們支持協助成大跨域模組化課程,成為此項教學革新的重要推手。此行亦由土木系校友程東海學長(土木 67 級)陪同,進一步強化海外校友與母校間的交流與連結。
 
沈孟儒校長(前右 2)率領代表團包含羅偉誠主任秘書兼校友中心主任(後中)、余睿羚永續長(後右 1)、成大醫院林鵬展副院長(後左 1)等人,赴美拜會長期支持成大教學創新與跨域整合的資深校友謝孝忠(前右 1)及夫人孟慶傑(前左 2),就模組化教學的推動成果與未來方向進行深度交流,土木系校友程東海學長(前左 1)陪同,進一步強化海外校友與母校間的交流與連結。
沈孟儒校長(前右 2)率領代表團包含羅偉誠主任秘書兼校友中心主任(後中)、余睿羚永續長(後右 1)、成大醫院林鵬展副院長(後左 1)等人,赴美拜會長期支持成大教學創新與跨域整合的資深校友謝孝忠(前右 1)及夫人孟慶傑(前左 2),就模組化教學的推動成果與未來方向進行深度交流,土木系校友程東海學長(前左 1)陪同,進一步強化海外校友與母校間的交流與連結
 
謝孝忠學長一直關注母校教學改革與跨域能力培育,跨領域模組化課程由謝孝忠學長、孟慶傑學姊夫婦自 2017 年捐款創立, 作為成大一個全新跨領域共學平台。每年寒暑假開授約 80 門創新跨域課程模組,每單元都是 5 整天密集式上課,訴求高密度、高效性知識傳遞,以講義實作考核三者兼顧來確保學習成效。2024 年沈孟儒校長將跨領域模組化課程提升為校級課程,由通識教育中心負責規劃執行。
 
在通識教育中心的執行下,課程由原本理工生醫為主,轉變為涵蓋人文、生命、美學、管理、哲學與心理等全方位組合。亮點課程包括「繪畫藝術賞析與藝用解剖學」、「統計與機器學習的數學與哲學基礎」等。全校九大學院學生寒暑假修課從 1500 人次到目前 4000 多人次的倍數成長。修課學生男、女比例從 7:3 變化為 6:4。通識教育中心的模組化課程,現在也協助推動成大 NCKU 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 (成功大學高等教育 STEM 計畫),開設總整實作型的 capstone STEM 模組課程,特別強調科學競賽精神。同時籌設 AI 相關課程,包括「科學思維的心理偏誤、統計與 AI 鏡像」、「語言、閱讀與大腦:跨教育與神經科學的探索」、「人機之間:文字、訓詁的數位溝通力」等。這些課程的籌組與成果,都有謝學長、孟學姊夫婦捐款的熱心參與及協助。本校感謝學長姐的無私奉獻,讓成大擁有一個全國最獨一無二的跨領域創新共學平台。
 
沈孟儒校長 11 月 14 日率領代表團拜會長期支持成大教學創新與跨域整合的資深校友謝孝忠(數學 51 級)及夫人孟慶傑(數學 51 級)
跨領域模組化課程由謝孝忠學長、孟慶傑學姊夫婦自 2017 年捐款創立,2024 年沈孟儒校長將跨領域模組化課程提升為校級課程,此行特別向謝孝忠、孟慶傑夫婦報告模組化教學成果斐然,並表達誠摯謝意
 
沈孟儒校長在會談中向謝孝忠、孟慶傑夫婦報告模組化教學成果斐然,並表達誠摯謝意,肯定他們長年投入所帶來的深遠影響。他表示,跨域模組化課程已成為成大培育跨域人才的重要制度基礎,更是大學教育創新的成功典範,未來也將持續拓展國際視野、深化跨領域整合。
 
此次拜會亦由土木系校友、校友基金會常務董事程東海學長陪同。程學長多年積極參與海外校友會運作,近年推動「辰星計畫」海外 Mentor 導生制度,以「大手牽小手」方式協助在學生申請海外研究所與進行海外升學準備,也分享獲獎學生近年於海外深造與就業的佳績,展現成大校友跨海相助的影響力;受惠學生普遍回饋,在陌生環境中能有校友溫暖指引,對其未來規劃具極大助益。程學長的付出,對強化海外校友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模組化課程的成功,顯示教育創新必須結合校友支持、教師投入與學生參與的三方力量。未來,母校將持續整合校友資源、提升模組化課程品質與國際視野,促進學生跨域能力與全球競爭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1-15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