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94 校慶】成就共好、跨域共榮 第五屆成電論壇談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

文/成大電機系、劉姿佑;旺宏電子
 
1
第五屆成電論壇開場大合照(左起:AMD台灣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創惟科技董事長王國肇、旺宏電子董事長吳敏求、盟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弘、成大校長沈孟儒、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Google Chrome OS 研發總經理馬大康、台達電運動控制事業群副總經理蔡清雄、NVIDIA 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
 
國立成功大學第五屆「成電論壇」今 11 月 10 日上午在電機系迅慧講堂盛大舉辦,本次論壇以「數位轉型下的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為主題,特別邀請 6 位優秀校友於校慶期間返校分享寶貴經驗。透過實際案例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將資料有效轉化為決策依據,進而提升生產效能與價值,並推動智慧製造與服務創新的突破與發展,精彩活動吸引近 300 位人士陸續到場參與。
 
2
今(2025)年 11 月成大校園裡陸續登場的精彩論壇有:成材論壇、成工論壇、成機論壇、成電論壇。校長沈孟儒許願明年校慶期間能夠擴大集結校內相關論壇,促成各界更多的交流
 
成大校長沈孟儒於開場致詞時表示,大學之所在,希望之所在,學校是孕育大家希望的地方,售後服務是讓校園持續成為重要知識交會的平台。精彩充實的成電論壇已邁入第五年,校內類似的論壇還有成材論壇、成機論壇...等,其實可以是成功論壇。半導體產業是龐大的生態鏈,成大各科系校友居中扮演重要角色,許願明年校慶期間能夠擴大集結校內相關論壇,促成各界更多的交流。
 
3
擔任成電文教基金會理事長的旺宏電子吳敏求董事長希望透過這些產學交流活動的舉辦,讓年輕學生吸收更多新知識並培養創新力,探尋下一個 50 年的科技新應用,並能回饋於台灣産業及社會
 
擔任成電文教基金會理事長的旺宏電子吳敏求董事長於致詞時表示,結合 AI 的智慧製造運用,對帶動台灣產業鏈的成長非常重要,37 年前他回到台灣創業,開發全球第一個全面電腦化的半導體生產線,更首度創建把 Data 大數據應用在半導體的 AI 系統,進而大幅提昇台灣生產製造品質。而旺宏的高品質產品更是經過世界級航太産業的驗證,低軌衛星即率先採用旺宏的優質產品。成電論壇每年探討最重要的科技議題,今年已舉辦第五屆,而旺宏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旺宏金矽獎也連續舉辦 25 年了,很高興看到持續培育的年輕學生不斷成長,希望透過這些產學交流活動的舉辦,讓學生們吸收更多新知識並培養創新力,探尋下一個 50 年的科技新應用,並能回饋於台灣産業及社會。
 
4
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
 
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目前擔任成大全球校友總會理事長,演講前他提到,成大校園裡類似的論壇還有上週五(11/7)舉辦的成大工科論壇;回應校長許願,「明年校慶期間一定想辦法串聯各科系舉辦半導體產業論壇,擴大影響力,讓台灣看見成大;讓世界看見台灣」。隨後他以「智慧製造的光明未來」為題,分享未來 AI 趨勢及智慧製造的布局重點。陳其宏表示,台灣在全球製造業具備重要地位,更應該善用資料優勢,掌握 AI 浪潮,以機器人和虛實整合,打造智慧製造的光明未來。陳其宏指出,智慧製造的本質不只是自動化,而是讓 AI 即時監測、分析與決策,實現自主運作。唯有將 AI、資料與製造現場深度融合,才能讓工廠具備自我學習與預測能力。透過虛實整合,在數位世界中模擬與驗證,再將成果落地,讓生產更具韌性與智慧決策力。他強調,人形機器人的優先運用場景最適合在工廠落地,因為機器對機器溝通的順暢和精準度,將會早於服務型機器人的進展。他也提醒,善用台灣在智慧製造大量累積的數據和資料,積極投資軟體演算法並進行虛實整合,將是台灣維持在製造領域優勢的最大關鍵。
 
6
盟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弘博士
 
論壇接續由盟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弘博士發表演講。他表示,在數位轉型浪潮下,製造業正經歷從自動化到智慧化的典範轉移,企業藉由數據驅動與物聯網(IoT)技術,實現大數據即時監控與分析,並結合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ML)於預測性維護、品質控管及生產優化,提升生產線效率與安全性。虛實整合則透過數位分身技術,建立產品、流程或工廠的虛擬模型,讓企業能以模擬、測試與預測方式,遠端優化生產、降低成本並加速產品上市。盟立集團積極布局智慧製造與虛實整合,打造彈性、高效且客製化的生產新生態。未來,企業競爭力將取決於其數位化程度與虛實融合能力,迎向智能未來,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新價值。
 
7
台達電運動控制事業群副總經理蔡清雄
 
台達電運動控制事業群副總經理蔡清雄接續分享。他提到,自 2015 年起,台達電子積極推動智能製造,透過數位化技術全面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初期以「由上而下」的策略展開,先進行目標設定與現況盤點,並成立專責執行團隊,規劃分階段推動:「合理化、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並明確定義各階段可達成的指標。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台達致力於讓員工投入更具創造價值的工作,逐步推動「機器換人」,以降低直接人力需求,同時建構自動化智能產線設計平台,提升間接人員的投資報酬率(ROI)。在 2018 至 2020 年間,台達建置示範產線,凝聚目標共識,並檢視現有設備的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定義工廠數位化轉型的架構與方向。2020 至 2022 年,開始導入標準化的數據連線規格與製程工位的模組化設計,大幅降低設備的稼動成本。到了 2023 年,台達進一步推動產品從設計到製程的全生命週期規劃,建立符合「Smart Design for Smart Manufacture」的虛實整合作業平台。透過全面數據監控與優化生產流程,並在全球多地設立先進智能工廠,展現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
 
8
Google Chrome OS 研發總經理馬大康
 
Google Chrome OS 研發總經理馬大康是今年成大 114 年度校友傑出成就獎獲獎人之一。此次除了介紹 Google 在生成式 AI 的創新,也介紹「Google 在台灣的大學交流計畫」以及與成大的諸多合作,最後以學長的身分鼓勵學弟妹,培養跨領域能力和全球化的視野,保持熱情學習與正面思維,讓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機會。他提到,「隨著科技快速演進,Google 在 2017 年從行動裝置優/先,走到了AI優先,除了在軟硬體的AI領域進行創新以外,我們在意的是,打造AI需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去推進,而且 AI 要能夠讓人人都受惠!」隨著生成式 AI 快速發展,許多新的 AI 雲端及終端晶片的研發設計與製造正持續發生,台灣在半導體製造、AI Server、資料中心等領域,都居於有利的競爭地位。在軟體方面,Google 最新的大型語言模型 Gemini 為 Google Most Capable AI Built for the Agentic AI Era,擁有自主智能、自主決策的功能,是 Agentic AI 服務方向的創新。Gemini 本身也是一個強大的多模態模型;支援長文本、聲音、圖片、影像、數學、電腦程式…等;而且 Gemini 的各個模型應用以及 NotebookLM,都帶來了新的服務方向。在負責任的 AI 層次,SynthID 浮水印的技術,以及在最新 Pixel 智慧手機上提供可以偵測詐騙電話的應用目前於美國推出,這些都是重要的負責任的 AI 工具。
 
9
超微半導體(AMD)台灣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
 
超微半導體(AMD)台灣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表示,AI 浪潮來襲,人工智慧的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個領域加速發展。各種應用不斷演進,龐大訓練或推論模型、生成式 AI 的趨勢,對運算效能與開發效率有更高挑戰。如何採用更合理有效解決方案,加速產品化的時間,成為台灣產業與開發者重要的課題。由於 AMD 能提供業界最完整的端到端 AI 運算產品組合,涵蓋 AI 技術堆疊的各個層面,從資料中心到邊緣運算,再到個人裝置。基於近年來 AI 運算的趨勢和運算平台,林建誠副總經理談到 AMD 如何運用技術優勢,開放的架構策略和開源生態系,致力於推動開放與高效能的 AI 平台和應用。運用企業用戶廣泛採用的 X86 CP,GPU 加速器、AI PC 平台,軟體開源 ROCm 平台與多元的工具鏈,結合台灣的產業優勢,一起持續在全球 AI 產業取得重要地位,並提升產業附加價值,對台灣的 AI 市場、協助開發者和百工百業採用更適合符合經濟效益的平台,並快速部署與優化 AI 模型,不只立足台灣並放眼全世界。
 
8
輝達(NVIDIA) 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博士
 
論壇的尾聲由輝達(NVIDIA) 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博士分享生成式人工智慧在實體世界的「大爆發」時代業已來臨。他提到,所謂 Physical AI(物理 AI),是指能理解並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模型,此一模型正引領產業從傳統的規則式、靜態自動化,邁向智慧化、適應性強的自主系統。「這場革命將重新定義全球產業生態,影響高達 50 兆美元 GDP 的工業場域,從倉儲、工廠到運輸系統,甚至與我們並肩工作的機器人與自駕載具,都將因此變得更聰明、更高效。」在本次演講中,劉冠良介紹 NVIDIA 與台灣龐大軟硬體及機器人合作夥伴生態,如何透過 DGX、OVX、AGX 三大產業 AI 平台,以及 GR00T(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平台)與 Cosmos(實體智慧平台),共同推動產業自主化的下一波浪潮,開啟工業 AI 的新紀元。
 
6 位講者於交流座談中針對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如何不僅提升生產效率,更掌握市場趨勢與客戶需求,並善用快速演進的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技術,分享觀點與實務經驗。他們指出,數位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思維模式的革新,是企業在全球化競爭中邁向永續與卓越發展的關鍵。座談中,講者亦與現場貴賓進行互動交流,分享見解並回應提問。
 
2
成電論壇舉辦邁入第五年,每年都有眾多系友共同支持與推動
 
成大電機系江孟學系主任表示,每年成電論壇有賴於眾多系友共同支持與推動,本次活動由成大電機系與成電文教基金會主辦,旺宏電子、南茂科技、佳世達科技、創惟科技等公司贊助,感謝各界前來參與,提供師生寶貴的交流機會,也讓年輕學子能夠直接學習業界最新實務與科技應用。電機系將持續強化跨領域學習與實作能力,結合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及大數據等前瞻技術,打造多元課程與實習機會,吸引具創新潛力的優秀學生加入。
 
同日中午,電機系館 1 樓中庭亦舉辦專題競賽作品展示,展現學生創新研發實力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本屆競賽獲獎作品涵蓋多元領域,包括「奈米片電晶體在極低電壓運作下之 DIBL 效應」、「MMPose 影像處理結合室內腳踏車訓練模型」、「基於 FSRCNN 之模型改進與硬體實現」、「Wireless Custom BMS System on Electric Race Car」、「淨零碳排與類神經網路手寫辨識」以及「結合邊緣運算與大型語言模型之跌倒預警與照護指引系統」等隊伍,充分展現成大電機系學生在人工智慧、智慧製造、及可持續科技等領域的前沿實力與創新應用。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1-10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