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校慶】百瀨五十教授紀念講座 期許師生在豐厚基礎上持續茁壯
百瀨五十教授在成功大學前身台南工業高等學校開啟學術生涯,長女泉美代子女士捐出遺產,在成大設置「百瀨五十教授與泉美代子女士」獎學金。成大緬懷百瀨教授,感念家屬對教育的支持。11 月 4 日在成功校區理學教學大樓舉行「百瀨五十教授紀念講座」暨獎學金頒獎典禮,傳承百瀨教授之學術研究精神,也希望師生感受前輩師長等之付出與貢獻,在豐厚基礎上持續進步與茁壯。
「百瀨五十教授與泉美代子女士」獎學金 12 名得主與師長合影
成大自 107 學年起每年於校慶期間舉辦百瀨五十教授紀念活動,包括講座、頒發獎學金等。今(114)年「百瀨五十教授紀念講座」邀請到中央研究院洪上程院士以「醣在流感病毒和膽管癌的檢測與藥物開發」為題演講。會中並頒發「百瀨五十教授與泉美代子女士」獎學金,共計 12 名學生。化工系系主任陳東煌及化學系主任陳以文頒發,化學工程學系 9 名,分別是陳祈瑋、劉芸瑋、李凡羽、張耘瑄、江睿軒、李立威 、張瑀涵、吳博楷、陳佑丞。化學系 3 名,分別是邱冠嘉、楊子慧、黃宥菁。

洪上程院士
洪上程院士以其專長醣化學、有機化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為根基,與各方合作發展新穎的治療方式。團隊開發出「一鍋化位向選擇保護」和「一鍋化立體選擇鏈結」方法,提供醣與蛋白複合體結構和活性關係的重要資訊,為開發小分子藥物闢出新途徑。COVID-19 疫情期間,與中研院前院長洪啟惠院士合作,以一鍋化反應,簡化「新冠病毒」用藥「瑞德西韋」製程,提供藥物應用的新方向。
演講中洪上程院分享團隊「一鍋化位向選擇保護」和「一鍋化立體選擇鏈結」合成技術,成功製備多種細胞表面醣分子,並將特定醣分子固定於奈米磁珠表面,測量其抓取流感病毒、結核菌或膽管癌細胞能力,建立起早期診斷流感、結核病和膽管癌的技術平台。此外,研究團隊亦開發人類內硫酸根水解酶抑制物,經動物實驗顯示可抑制膽管癌腫瘤生長,未來可望成為小分子抗癌新藥。

大合照
百瀨五十教授 1932 年起在台南工業高等學校任教,同時專著注研究有機化學。二戰結束後持續任教於台南工學院直到 1947 年才帶著妻兒返回日本。長女泉美代子女士為了讓父親生命在台灣學子的記憶中延續,捐贈半數遺產予成大設置「百瀨五十教授與泉美代子女士」獎學金。美代子兒子泉浩平、泉晴次在 2017 年特地來到成大進行捐贈儀式完成母親遺願。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1-05
瀏覽數: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