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大攜手屏東縣府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展現產官學合作成果
文、圖/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與屏東縣政府攜手合作,共同出版《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並於日前公開發表,此書完整記錄屏東縣推動「無圍籬共融照護模式」的歷程與成果,呈現大學團隊、地方政府及日照中心一起實踐長照革新的經驗,具體呈現「從研究到行動」的典範合作。書籍由屏東縣政府出版,預計印行 500 本實體書並同步發行電子書,未來將作為全縣 76 間日照中心的培力教材,協助照服員、護理師與治療師等第一線人員掌握無圍籬照護的實作精髓。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發表記者會
10 月 15 日上午成大、屏東縣政府等單位於屏東縣好屏生活長照館舉行新書發表記者會。成大重視「以人為本」的地方實踐,從 2018 年起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推動「共創樂智友善社區」計畫,從竹田西勢村起步,逐步拓展至多個鄉鎮與日照中心。陳玉女副校長致詞表示:「大學不只是研究與教學的地方,更應與地方一起成長、一起解決問題。從竹田的開放式照護到今日的無圍籬共融,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是成大與地方並肩學習、共同前進的歷程。」

老人家開心參與新書發表會
屏東縣長周春米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本實作筆記不僅是一份具體可行的工具書,更是一段實踐歷程的完整紀錄,期許這本書能像一盞明燈,引領更多長輩走出家門、融入社區,也陪伴家屬、志工與照顧團隊一起前行。
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下稱人社中心)主任楊政達指出,成大在屏東的長期合作,是「學術研究回應地方需要」的具體實踐,「我們不只把研究成果帶到地方,而是從地方的問題出發,與縣府、第一線工作人員一起摸索與創造。書中許多故事,正是這種『共學共作』的見證。」人社中心在過程中扮演跨域協調與知識轉譯的角色,整合社會科學、醫療與設計等多領域專業,讓理念能轉化為可執行的模式,促成政策、學術與實務的相互回饋。
楊政達主任強調,「無圍籬照護」的精神其實不限於長照領域,它更代表一種社會關係的再建構——打開制度與空間的圍籬,也打開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這樣的跨界合作經驗,正是成大推動地方人文治理、落實「以人為本」發展觀的重要里程碑。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是國科會「大學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地方人文發展與跨領域治理計畫(大地方計畫)」的重要成果之一。該計畫由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統籌推動,致力於連結人文社會研究與地方治理實務,發揮大學社會責任(USR)的整合能量。
打開照護圍籬 讓長輩自在生活於社區
「無圍籬共融」的理念,源於希望突破傳統日照機構的框架,讓長輩不再受限於建築空間,而能自由地在社區中活動、交流與生活。這樣的照護不僅是物理環境的開放,更是照護文化與思維的轉變——從「被照顧」走向「能參與、能貢獻」,讓長輩持續延伸生命價值。

成大團隊與屏東縣政府陪伴日照中心長輩逛市場,參與長輩生活記憶
在成大團隊與屏東縣政府長照處的合作下,五間日照中心逐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無圍籬共融樣貌」:
北興日照陪伴長輩重返熟悉的市場,與攤商熱情互動;鹽北日照與彭厝附幼共推「老幼食農共學」,讓長輩與孩童一起在田間勞動、烹飪與學習。這些小而溫暖的行動,不僅重塑了長照場域的風景,更使社區重新看見長輩的力量與智慧。
成大團隊在計畫執行過程中,結合跨專業師生、社區志工與照護人員的經驗,採行動研究架構,透過現地觀察、共同討論與反思,協助日照中心從內部組織到外部連結都能持續優化。過程中,縣府與團隊每月召開工作會議,分享觀察結果、調整策略,並以陪伴式輔導協助各中心克服資源與空間限制。這樣的「協作—反思—再行動」循環,使無圍籬共融模式逐漸落地生根。
書寫在地照護故事 為台灣長照注入新動能
這本書由成功大學「大地方計畫」第三期子計畫五「建構無圍籬共融照護模式的樂智社區之知識系統、操作模式與試行」張玲慧副教授團隊撰寫,內容以五間日照中心──西勢、北興、鹽北、大連及新埤──的實務轉型故事為主軸,集結多年輔導經驗與第一線觀察。全書以「自主、自立、共融、永續」四大理念為核心,系統性整理出七大執行面向與實作策略,並附有具體檢核表,期望成為未來各地日照中心ㄊ推動無圍籬照護的實用指引。

日照中心鼓勵長輩至附近土地公廟擔任「一日廟公」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以平實語言撰寫,搭配實例故事、概念插圖與檢核表,兼具可讀性與操作性。書中七大章節對應無圍籬照護的七個實踐面向,從「活動設計」、「環境佈局」、「社區共學」到「家屬參與」等,皆有具體策略與真實案例,並以「閱讀小故事」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工作情境。
共融成風景 大學在地方扎根
本書的誕生,是成大與屏東縣府長年合作的成果結晶,更象徵大學社會責任的具體實踐。「所謂的無圍籬,不只是移除圍牆,也是一種打開心門的過程。」她指出,未來成大將持續透過人社中心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更多以人為核心、以社區為場域的創新行動,讓學術研究真正走入生活。
《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的出版,不僅記錄了一段屏東長照革新的歷程,也開啟了高齡社會下共融照護的新篇章。從竹田樂智友善園區到全縣九間無圍籬日照中心,成功大學與屏東縣政府的合作實踐,正一步步讓「樂智友善、社區共融」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無圍籬共融日照實作筆記》全書閱讀: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16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