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第六屆「成功人文講座」圓滿落幕 國際策展人秋元雄史談藝術、永續與地方創生

文、圖/藝研所
 
第六屆成功人文講座「在地工藝與永續性」與系列活動,於 10 月 3 日圓滿結束。今年邀請到臺南市美術館二館「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Skin and Viscera: Self, World, and Time)特展之策展人秋元雄史以「藝術、永續與地方創生」為關鍵字,帶來精彩的講座與對談,成大藝術研究所暨戲劇碩士學位學程,策畫前導講座及工作坊,探討秋元雄史如何透過藝術策展,帶動地方創生與永續,總計累計 500 餘人次參與。
 
大合照
與會人士大合照
 
成功人文講座,以東亞現代性為主要關懷對象,推動人文學術研究並鼓勵學術社群交流。2025 年第六屆由成大文學院與臺南市美術館合辦,成大藝術中心協辦。活動自 9 月 10 日至 10 月 3 日,為期 3 週共計 4 場講座。
 
感謝
陳玉女副校長(左)感謝秋元雄史與會
 
秋元雄史,為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特任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榮譽教授、美術評論家。1955 年出生於東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擔任地中美術館館長、金澤 21 世紀美術館館長、東京藝術大學教授兼大學美術館館長等,著有專書《藝術思考》等。
 
9 月 10 日,人文講座首部曲「藝術創生實踐家:解鎖秋元雄史的社區活化魔法 」由藝術中心副藝術長暨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楊佳翰所長主持,藝術研究所余青勳助理教授主講。余青勳教授闡述,在如今為人熟知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以前,秋元雄史如何打造「直島藝術計畫」,以藝術為媒介帶動地方社區活化,實踐在地性、工藝與永續的結合。
 
「跨域共創:藝術介入社區的未來願景與秋元雄史的啟示」工作坊,則於 9 月30 日在藝術研究所舉行。本場次由藝術研究所吳奕芳所長主持,余青勳助理教授再次主講。講座以秋元雄史生命軌跡為軸,特別介紹他在直島推動貼近居民生活的「家計畫」,藉由藝術參與促進社群共創與永續發展。而後,延伸至秋元雄史對工藝的關注與投入,並藉此略窺如今由其擔任策展人的「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特展裡,共 10 位日本當代女性藝術家的藝術創作。
 
緊接著,由秋元雄史親自主講之「在地工藝與永續:從直島到『皮膚と內臟』展」於 1 0 月 1 日在醫學院成杏廳盛大舉辦。除余青勳助理教授外,也邀請臺南市美術館龔卓軍館長、文學院陳文松院長,與秋元雄史進行深度對談。
 
秋元雄史分享其初到直島時,當地人口稀少、乏人問津。隨著藝術改造地方生活,不僅成為居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地長者也投入擔任志工,成為重要參與角色。秋元雄史盼在傳遞藝術品意義的同時,與居民永續共生。此外,本次更進一步談及「皮膚と內臟—自己、世界、時間」特展中,10 位女性藝術家如何以多元媒材與技法,探索自我身體、時間與世界的連結,從傳統工藝中提煉文化底蘊,與當代生命經驗對話。
 
講座
活動透過講座及與談形式呈現
 
講座下半場,陳文松院長以龍崎空山祭、惡地地質與彈藥工廠為例,探討臺灣是否可能透過藝術介入更加喚醒歷史記憶;龔卓軍館長則聚焦於策展思維,討論以策展人或藝術家為核心的不同展覽策略。最後在提問環節,秋元雄史也邀請參展藝術家親自回應觀眾問題,氣氛熱絡。
 
最後,10 月 3 日於臺南市美術館 2 館跨域展演廳舉行講座「工藝的永續性:『皮膚と內臟—自我、世界、時間』展」,由龔卓軍館長主持、秋元先生主講,並邀請臺灣工藝聯盟總會創會總會長暨臺南市美術館陳啟村董事,以及成大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陳明惠教授擔任回應人。講座深度剖析 10 位參展藝術家作品,陳啓村董事從工藝創作觀點切入,陳明惠教授則從策展專業角度回應,探討藝術家在創作中面對自我、環境與他者的思索。
 
本屆「成功人文講座」展現成大校園與臺南市美術館跨域合作成果。4 場講座從工藝創作、藝術策展與地方創生角度,開啟臺日藝術對話,也吸引藝文愛好者與來自各科系的學生參與,促進學術研究與策展實務交流,實踐「成功人文講座」深化人文關懷的教育核心。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07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