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漢學講座首場 東亞學者佐藤將之教授引領探索《中庸》千年學術公案 系列活動 10 至 12 月陸續登場

文、圖/成大漢學研究發展中心
 
國立成功大學漢學研究發展中心成立於今(2025)年 2 月,本中心與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合作規劃一系列講座活動,今於 9 月 25 日(週四)隆重舉辦「成大漢學講座」首場演講。本場講座特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佐藤將之教授主講,以「由詞彙和論述構造探析〈中庸〉成篇的可能時期和著述目標」為題,為這部懸宕千年的學術公案注入新穎觀點。
 
成大漢學講座首場 東亞學者佐藤將之教授引領探索《中庸》千年學術公案 系列活動 10 至 12 月陸續登場
成大漢學講座首場 東亞學者佐藤將之教授引領探索《中庸》千年學術公案 系列活動 10 至 12 月陸續登場
 
在講座正式開始前,成大漢學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成大歷史學系教授陳玉女副校長首先致詞。陳副校長闡述成大漢學講座「在地扎根、國際對話」的核心願景,強調此平台不僅要連結經典與當代,展現漢學研究的學理深度,更要以「薪火相傳、文化轉譯」為核心,邀請國內外標誌性學者,將其具前瞻性的學術視野,與師生分享,共同厚植成大的人文底蘊。
 
陳玉女副校長為成大漢學講座開場
陳玉女副校長為成大漢學講座開場
 
講座由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林素娟教授主持,講述演講主題的背景與學術價值,以及介紹佐藤將之教授的學術專長與研究關懷。
講座由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林素娟教授主持,講述演講主題的背景與學術價值,以及介紹佐藤將之教授的學術專長與研究關懷
 
詞彙與脈絡重建:《中庸》成篇於秦漢的可能
 
主講人佐藤將之教授,說明《中庸》成篇的時代與思想意義。
主講人佐藤將之教授,說明《中庸》成篇的時代與思想意義
 
《中庸》成書問題自宋代歐陽脩提出懷疑以來,爭論不曾停歇。學術界對其成篇時期眾說紛紜,或認為是子思所作,或繫之於秦漢時期。佐藤將之教授在演講中,從文本內證出發,對傳統的「子思自著說」提出質疑。他透過對《中庸》複合詞以及政治論述的細膩爬梳,並比對《呂氏春秋》、《淮南子》等秦漢文獻的親近性,強有力地論證現行《中庸》的「最後」成篇時期應晚至漢代。
 
佐藤教授指出,《中庸》並非思想一貫的著作,而是由不同的文獻群經過擴大和重編,但其「最後作者/編者」透過以「道」論為總綱,以「誠」為究竟目標的理路,成功地將這些多元的要素整合,形成其特有的思想結構。
 
理想統治者:〈中庸〉君子論的歷史意義
 
在政治哲學層面,佐藤教授深入剖析《中庸》的著述目標,將《中庸》的理想人物分為「聖人」、「天子」及「君子」三種,並強調《中庸》主要針對秦漢時代的「士」階層與諸侯王等廣義的統治預備人才。他認為,《中庸》所描繪的「天下」是一個已達成統一狀態的世界國家(漢朝),其「君子論」是為了呼應漢代前半期多層次的國家體制(從百里小國到大漢天子),提供給「不改變整體權力構造」而能實踐的倫理規範和統治術。這重新確立了《中庸》在「四書」政治思想中的獨特立足點。
 
現場互動熱絡 師長學者激盪思想火花
 
本次講座多位學者蒞臨與會,包括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劉文強老師、成大中文系教授嚴瑋泓老師、陳弘學老師、龐壯城老師、陳康寧老師,以及成大歷史系徐維里老師等多位師長。在演講結束後的問答環節,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劉文強教授、陳康寧老師與龐壯城老師等學者,紛紛就〈中庸〉複合詞作為斷代證據的進路提出專業提問,與佐藤教授深度對話,不僅反映演講主題的重要性,更展現學術討論的嚴謹與開放,也讓整場講座的討論層次更為豐富。
 
主持人林素娟教授在總結時特別指出,演講雖然告一段落,但佐藤教授的觀點,無疑為〈中庸〉的研究、秦漢儒學思想研究開闢嶄新的視野,所引起的思考與學術衝擊,將持續在學界帶來廣泛的迴響與討論。這場交流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對傳統議題的突破性啟發,確立漢學講座的學術前瞻性。
 
本講座由國立成功大學漢學研究發展中心主辦,並獲得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作為深耕在地、關注人文教育的基金會,至善教育基金會長期關懷學術發展,傾力支持漢學中心的專業交流平台,並致力於將學術研究的豐碩成果轉化為能夠滋養社會、豐富生活的養分,其堅實的支持,展現基金會在推廣經典研究、教育,以及培育新一代學術人才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誠摯邀請各位師生與學界先進,繼續支持並參與漢學中心接下來的精彩活動!
 
接下來的活動將持續打破學術的邊界,2025 年其餘場次相關資訊如下:
 
成大漢學講座 成大漢學應用推廣系列活動
安煥然〈傳承與建構:東南亞華人文化調適的研究思路〉
  • 時間:11 月 03 日(一)下午 3:20-5:10
  • 地點:成大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
陳康寧〈武術哲學與現代生活〉
  • 時間:10 月 20 日(一)上午 10:00-12:00
  • 地點:光復校區歷史文物館
李豐楙〈過關:西遊五聖與魔精之試〉
  • 時間:11 月 26 日(三)上午 10:10-12:00
  • 地點:成大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黃崇修〈定靜工夫與身心游戰〉
  • 時間:11 月 10 日(一)下午 3:20-5:10
  • 地點:成大文學院國際學術演講廳(位在光復校區中文系館內)
林保堯〈南北朝造像的異域文化〉
  • 時間:12 月 23 日(二)下午 10:10-12:00
  • 地點:成大文學院國際學術演講廳(位在光復校區中文系館內)
蕭一凡、蔡孟宸〈書篆美學與(超)日常生活〉
  • 時間:12 月 11 日(四)下午 2:10-4:10
  • 地點:成大光復校區中文系館 21202 教室(書法教室)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02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