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與中央氣象局簽署 MOU 跨域攜手致力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育
文 / 成大研究發展處、翁藍莉 圖 / 蔡育豪
成大與中央氣象局今(21)日簽署 MOU,將跨域攜手致力學術研究交流與人才培育
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持續挑戰,各國致力推動實現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國立成功大學與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今(21)日下午在成大簽署合作協議,將跨域攜手發揮雙方優勢,致力學術交流、發展氣象科學關鍵技術研究及氣象科研人才的培育,為環境永續共同努力。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由成大沈孟儒校長和中央氣象局鄭明典局長作為雙方代表出席並簽署協議,雙方相關部門代表近 30 人共同與會。本次合作的啟動,將為雙方帶來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推動氣象科學研究、學術交流與人才培育上有更多的機會與成果。
成大沈孟儒校長指出,大學是人才與知識的匯集地,學術研究要落實運用、並能跨界合作,才能產生新的知識動能
成大沈孟儒校長致詞時提及,在英國求學期間,對國外提供的氣象資訊精準度和資訊更新速度有很深印象,同時英國民眾對氣候變遷議題也有高度關注。他指出,大學是人才與知識的匯集地,學術研究要落實運用、並能跨界合作,才能產生新的知識動能。「期待本次與中央氣象局的合作簽定,雙方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創造更多合作的機會,把研究落實到生活中,滿足民眾的期望。」
中央氣象局鄭明典局長表示,本次與成大的簽約活動特別邀請合作相關的部門局處代表參與,雙方的合作很早就已啟動,專案範疇從全面綜觀到在地歷史各種不同角度切入。鄭局長指出,氣象的涵蓋範圍相當廣闊,包含觀測、預報和服務,氣象資訊不僅反應現象,還有其他更多研究空間。期待與學術界的合作,能更有效的整合及運用,發揮氣象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價值。
成功大學以聯合國 17 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校務發展願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氣候永續創新的行動和研究。擁有完整理學、工學、建築設計領域的師資和人才,在跨領域研究的推動極具優勢。目前相關氣象領域的學系正進行研究,例如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董東璟教授帶領的「沿岸異常波浪預警系統建置」研究、地球科學系李恩瑞教授的「地震預警技術」,及工程科學系黃吉川講座教授的「超級電腦」已合作圓滿成功,雙方正積極展開下一世代客製化超級電腦的設計開發。
雙方相關部門代表近 30 人共同與會合影
雙方在跨系跨域探討氣候永續的創新行動也已積極開展,例如長期投入都市熱島研究的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與探討重建 1640 年代中期熱蘭遮堡壘與市鎮原貌研究的黃恩宇副教授,兩位教授將結合中央氣象局的長期觀察資料與氣候相關的文史、日誌、記錄,探索過去的市鎮規劃、設施區位是如何因應當時寒冷氣候,也展望未來的國土計畫與都市設計,以應對未來的高溫環境。
成大研發處指出,成大作為國家先進科技的研究基地,承擔培育人才的重要責任,近期積極推動永續跨領域研究,建立跨領域對話平台,提升成大面對全球關鍵議題的研發能量,包含成立跨領域校級研究中心,建立成大與政府、產業合作平台。本次學術合作協議書簽署是雙方合作嶄新的起點,未來將持續推動雙方教研人員合作、學術研究交流、共同發展關鍵技術、互訪交流,並啟動包含「臺南跨越 400 年氣候設計展」、「次世代氣象資料數位運算」等相關合作,打造雙方在氣象科學研究上的優勢策略,推動氣象科學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3-06-21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