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集團向成大取經
【台南訊】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董事長率同中國醫藥大學和亞洲大學高階主管21日拜訪成大,參訪成大產學合作及育成的經驗,尋求雙方合作機會,並且實地參觀成大育成中心廠商和南科研發中心運作,訪者對於推動研究,技轉媒合與專利申請等問題沒有顧忌的發問,成大也傾囊相授,雙方都獲益良多。
成大校長黃煌煇恭喜中國醫藥大學進入五百大學術排名,尤其是醫藥大學,是要花很多心力,才能擠進這個排行;黃煌煇校長再度強調大學培養學生要為社會所用,如果沒有延伸到社會上,那就是半成品,沒有用的成品是賣不掉的,大學必須要有這種體認,除了把學生教好也要教學生如何出去以後先養好自己,再把社會養好。
黃煌煇校長表示蔡董事長率領的團隊到成大來參訪,一起討論產學合作和技轉業務,私立大學運作較有彈性,可以複製成大成功的經驗,像我們研究總中心最值得複製,研究總中心是以自給自足為目標,大概第一年第二年的人事費用是學校支持,其他都是自給自足,現在是全成大最有錢的單位;如果這些成功的經驗能傳播出去,成大幫了中國醫藥大學或亞洲大學,也是促進台灣的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董事長說每次到成大,除了黃校長和成大師生們熱烈的接待,也感謝成大大無私的精神,成大的大無私在台灣產界學界非常有名,並且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貢獻,尤其最近成大與丹麥藥廠四億六千萬的技轉,這大概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也超越台大和中央研究院的技轉,中國醫藥大學和亞洲大學感念黃校長的指導,向成大取經,只要取經成功,一定會記得回饋。
蔡長海董事長對於成大創投公司最好奇,仔細詢問這家公司如何運作?黃煌煇校長表示經營創投公司要有長遠的眼光,成大創投公司是非常創新的作法,經營的關鍵是結合校友的力量,因為教授只做研究,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校友有經營的長才,還有回饋的心,善用校友的力量,成功的機會大;黃煌煇校長強調成大創投公司未來一定要投資成大教授研發的成果,相輔相輔。
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詢問如何推動教授做產學合作,以及如何與產業界進行國內外媒合,以利技轉;黃煌煇校長說教授教學研究已經非常忙碌,如果沒有誘因和支援,許多教授不願意接受委託案,所以他的做法是為教授配合全職的博士後研究員,即使是成大醫院的臨床醫師也配合研究員,有充份的人力支援,教授才有餘力接計畫案;黃煌煇校長也提起他當年在水工所出任所長時受委託評估彰濱工業區,當時總經費高達1億8千萬元的案例,計畫非常複雜龐大,當時他聘請10位外國顧問,還有許多全職工作人員協助,分層負責,做為總計畫主持人才能全盤掌握工作。
成大研發總中心主任蔡明祺則表示,研總聘請許多專業人才配合技轉案的包裝與推動,主動向業界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並且由專人打理所有媒合的業務。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陳偉德則探詢校方如何申請專利,如何維護專利,因為專利的經費龐大,是學校很大的負擔;黃煌煇校長說成功大學鼓勵教授研究,所有申請專利的經費、維護專案的經費都是校方支出,而且他個人理念是所有專利都值得申請,不願錯失申請專利導致未來的遺憾;黃煌煇校長表示成大研究案技轉成功率大約是3%,全台灣的平均是0.3%,成大是其他大學的10倍,現階段校方還站在培育支援的立場,全力支持專利的申請與維護,未來則希望研總更壯大,教授的研究團隊更堅強,由他們自給自足。
21日蒞臨成大的中國醫藥大學集團成員包括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副校長、邱俊誠副院長(生醫工程研發中心主任)、林文川主任(產學合作處智財技轉中心)、陳悅生主任(產學合作處生物科技發展育成中心)、龍談格副總經理(產學合作處)、吳嵩山經理(產學合作處)以及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柯慧貞副校長(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范國清副校長(兼研發長)、張文鐘產學長、黃仲陵院長(國際學院)、林俊義院長(健康學院)、黃明祥院長(資訊學院)、蔡明田院長(管理學院)等一行15人。
成功大學研發總中心則由蔡主任明祺、王副主任泰裕、行政組蔡組長達智、業務組蕭組長宏章、陳簡任秘書榮杰、侯明欽博士、張桂豪博士、技轉育成中心賈芃玲醫師、技轉育成中心蘇俊偉經理、技轉育成中心陳錫山經理、技轉育成中心方碧芳經理,一起接待。
成大校長黃煌煇恭喜中國醫藥大學進入五百大學術排名,尤其是醫藥大學,是要花很多心力,才能擠進這個排行;黃煌煇校長再度強調大學培養學生要為社會所用,如果沒有延伸到社會上,那就是半成品,沒有用的成品是賣不掉的,大學必須要有這種體認,除了把學生教好也要教學生如何出去以後先養好自己,再把社會養好。
黃煌煇校長表示蔡董事長率領的團隊到成大來參訪,一起討論產學合作和技轉業務,私立大學運作較有彈性,可以複製成大成功的經驗,像我們研究總中心最值得複製,研究總中心是以自給自足為目標,大概第一年第二年的人事費用是學校支持,其他都是自給自足,現在是全成大最有錢的單位;如果這些成功的經驗能傳播出去,成大幫了中國醫藥大學或亞洲大學,也是促進台灣的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董事長說每次到成大,除了黃校長和成大師生們熱烈的接待,也感謝成大大無私的精神,成大的大無私在台灣產界學界非常有名,並且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貢獻,尤其最近成大與丹麥藥廠四億六千萬的技轉,這大概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也超越台大和中央研究院的技轉,中國醫藥大學和亞洲大學感念黃校長的指導,向成大取經,只要取經成功,一定會記得回饋。
蔡長海董事長對於成大創投公司最好奇,仔細詢問這家公司如何運作?黃煌煇校長表示經營創投公司要有長遠的眼光,成大創投公司是非常創新的作法,經營的關鍵是結合校友的力量,因為教授只做研究,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校友有經營的長才,還有回饋的心,善用校友的力量,成功的機會大;黃煌煇校長強調成大創投公司未來一定要投資成大教授研發的成果,相輔相輔。
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詢問如何推動教授做產學合作,以及如何與產業界進行國內外媒合,以利技轉;黃煌煇校長說教授教學研究已經非常忙碌,如果沒有誘因和支援,許多教授不願意接受委託案,所以他的做法是為教授配合全職的博士後研究員,即使是成大醫院的臨床醫師也配合研究員,有充份的人力支援,教授才有餘力接計畫案;黃煌煇校長也提起他當年在水工所出任所長時受委託評估彰濱工業區,當時總經費高達1億8千萬元的案例,計畫非常複雜龐大,當時他聘請10位外國顧問,還有許多全職工作人員協助,分層負責,做為總計畫主持人才能全盤掌握工作。
成大研發總中心主任蔡明祺則表示,研總聘請許多專業人才配合技轉案的包裝與推動,主動向業界展示我們的研究成果,並且由專人打理所有媒合的業務。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陳偉德則探詢校方如何申請專利,如何維護專利,因為專利的經費龐大,是學校很大的負擔;黃煌煇校長說成功大學鼓勵教授研究,所有申請專利的經費、維護專案的經費都是校方支出,而且他個人理念是所有專利都值得申請,不願錯失申請專利導致未來的遺憾;黃煌煇校長表示成大研究案技轉成功率大約是3%,全台灣的平均是0.3%,成大是其他大學的10倍,現階段校方還站在培育支援的立場,全力支持專利的申請與維護,未來則希望研總更壯大,教授的研究團隊更堅強,由他們自給自足。
21日蒞臨成大的中國醫藥大學集團成員包括董事長、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中國醫藥大學陳偉德副校長、邱俊誠副院長(生醫工程研發中心主任)、林文川主任(產學合作處智財技轉中心)、陳悅生主任(產學合作處生物科技發展育成中心)、龍談格副總經理(產學合作處)、吳嵩山經理(產學合作處)以及亞洲大學:蔡進發校長、柯慧貞副校長(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范國清副校長(兼研發長)、張文鐘產學長、黃仲陵院長(國際學院)、林俊義院長(健康學院)、黃明祥院長(資訊學院)、蔡明田院長(管理學院)等一行15人。
成功大學研發總中心則由蔡主任明祺、王副主任泰裕、行政組蔡組長達智、業務組蕭組長宏章、陳簡任秘書榮杰、侯明欽博士、張桂豪博士、技轉育成中心賈芃玲醫師、技轉育成中心蘇俊偉經理、技轉育成中心陳錫山經理、技轉育成中心方碧芳經理,一起接待。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