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設計學院攜科技藝術圍巾登陸 2022 馬祖國際藝術島
文、圖/成大創產所
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 2 月 12 日至 4 月 10 日登場,成大校友、現任成大創產所教授卓彥廷博士攜成大建築系學生黃子晉與團隊所完成的兩款織品作品─「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即將在本次藝術島開幕日首次亮相。為展現馬祖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兩款作品分別採用毛絲絨及羊毛作為材質,結合科技藝術進行設計,在滿足穿戴需求的同時,也將大眾印象中的馬祖戰地文化進行昇華,融合了島嶼繽紛的自然與人文色彩,以全新面貌吸引年輕族群,為此藝術島注入活潑時尚的氣息。
四季馬祖(左)霧起馬祖(右)
設計師卓彥廷表示,這次的作品有兩個重要嘗試:一是不同材質的使用,二是模糊的想像空間之創造。「霧起馬祖」從馬祖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村落芹壁村之民居建築與天景發想,以元素間的漸變回應馬祖起霧的自然現象。本作品圖案顏色結構具四個層次,由下至上回應倚山面海的村落:灰中帶藍的漸層如海上遠觀島嶼春夏之際的大霧,簇擁聚落建築的石砌立面,並在最上方以黑色塊豐富層次並作為收尾。為求完整且俐落地呈現圖案,本作品選用毛絲絨為圍巾材質,以高密度與具有厚度之編織方式,達到不皺褶的特性,呼應地景本身的穩重性格。
「四季馬祖」則融合包括碧海、藍天、戰地文化、傳統酒甕與坑道等多種馬祖元素。散落海上的馬祖烈嶼,擁有久遠的移民歷史,以及戰地歷史的特殊定位,積累了人文與自然共融的豐富地景,故「四季馬祖」並非呈現島上的四季景色,而是嘗試濃縮島嶼百態,以新姿態呈現予尚未認識在地馬祖的青年。作品以迷彩的青綠、醇厚的酒橘、海天一色的藍以及坑道深遂的黑等作為主構成色,並從春夏時節的濃霧得到啟發,圖案的渲染結構捕捉了崎嶇險要的海岸線,以及變化莫測的海浪波動。為抵禦海島冬季的強風,此作品選用保暖且輕盈的羊毛作為圍巾材質,其柔軟質地更增加了圖案渲染的混色效果,強化了馬祖「四季」的色彩表現。
四季馬祖
設計師卓彥廷表示,世界知名藝術家保羅.克利(Paul Klee)的作品《靜態-動態 漸變》(Static-Dynamic Gradation)中彩色的格子看似單獨而生,實際上卻相互依存。單獨看時這些色彩皆為「靜態」,但當它們被按照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這些顏色就「流動」了起來。在「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中也運用相同的概念,以不同色彩的組合展現島上山與海、山與路之間的邊界,以及海陸交會的海岸線等,透過元素的轉譯與色彩的排列,表現這些邊界與島上霧氣互動而產生的流動感。除此之外,談及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時,設計師黃子晉直言資料蒐集過程並非想像中一次到位的簡單分類如此單純。「但所謂的創作可能,就是如此不放棄任何可能性的探索吧!」
2022年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主軸,期望透過藝術策展、景觀建築改造等計畫,將馬祖由來已久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轉化為全新的藝術創作,翻轉往日印象、實現在地共創,並與國際接軌。「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兩件作品擁有強烈的線條及色彩漸層組合,其設計過程非從大眾對馬祖的既定印象出發,而是採集包羅萬象的元素相互碰撞和揀選後,再由團隊自行開發的軟體抽象化,方能製作出與以往迥然不同的作品。由此可見,若希望創作能突破地方的既定圖像,便需要從源頭出發探索,給予大眾對地方更多的了解及討論可能。
霧起馬祖
促成這次設計案的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前院長鄭泰昇評價「霧起馬祖」是神來之筆,彷彿讓馬祖特有的霧氣環繞在身上,呈現出淡雅朦朧之美。「四季馬祖」以馬祖繽紛的色彩為主題,穿戴時如同披上島嶼光彩耀眼的四季百態。同時,鄭泰昇認為這兩件圍巾作品創作過程中轉譯再現之研究,與成大團隊統籌建築師群在馬祖軍事建築遺產進行據點空間轉譯再生設計,有相互呼應、異曲同工之妙,「展現出成大對於馬祖戰地轉身、轉譯再生的集體創作能量。」
致力於實作型研究的卓彥廷教授表示,「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是集結來自成大建築系、工設所、創產所及科藝所的眾人合力完成的作品。透過提供真實環境與機會,藉由讓學生參與研發、設計、製造到行銷的過程,將課堂所的理論付諸實踐,與業界連結,與國際接軌。在與真實世界互動的過程中,收穫實際市場的回饋、發現書本中沒有的新知,是實作型研究的優勢,而這樣的新型態課程,也受到成大校方的支持與肯定,修課學生也都給予此系列課程高度評價,認為課程規劃靈活實用,透過在團隊裡各司其職、互相學習,對於專長發揮與職涯探索皆提供了實際幫助。「霧起馬祖」及「四季馬祖」兩件圍巾將於2022年2月27日前往全美規模最大的高級當代精品女性服飾商業展覽COTERIE New York參展。
相關網頁: https://yentingcho.com/four-seasons-matsu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2-11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