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大建築用「紙」構築疫情時代的共存空間

成大建築系師生用「紙」構築疫情時代的共存空間
成大建築系師生用「紙」構築疫情時代的共存空間
成大建築系紙構築成果推出實體書與線上電子書
成大建築系紙構築成果推出實體書與線上電子書
紙構築類別涵蓋廣場、通道、邊界、入口 4 大類
紙構築類別涵蓋廣場、通道、邊界、入口 4 大類
文、圖/成大建築系
 
學建築能為疫情做什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師生以「共存的邊界」為題,透過製作 1 比 1 全尺度瓦楞紙作品,實務探索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韌性,成果亦同步推出實體書與線上電子書,推廣紙構築概念亦展現大學社會影響力。(https://reurl.cc/Rjvzbe
 
成大 110 學年度上學期建築系大一課堂設計作業題目為「共存的邊界: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韌性」,授課教師建築系副教授沈揚庭表示,透過課程希望帶領學生重新思考建築空間,尤其是邊界型的公共空間,應該在疫情時代以甚麼樣的姿態被改變與再現。「一方面能夠將設計題目與社會脈動接軌,另一方面也希冀大一新鮮人能夠瞭解到大學的學習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
 
COVID-19 疫情自 2019 年爆發以來,如今邁入第三個年頭,直至今日仍然是世界範圍內的持續性事件。除基本防疫行為變化,疫情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對於空間的使用性與社會性具本質上的反轉,反思公共空間的設計與使用策略已漸成趨勢。
 
參與設計的學生團隊表示,後疫情時代人們因為對病毒的恐懼而將自己封閉在私人空間,對於進入其他空間產生畏懼。「我們希望設計出一個能夠符合防疫所需,通風的、具安全距離的半室內空間,讓因疫情造成疏離的人們可以重新再相聚」。
 
「為何要實際用紙蓋出來?」沈揚庭表示,過去我們在學校學建築真的都用「念」的,對於很多材料物性和構築系統等都很少有機會去實際碰觸,亦或是各種專業知識可能都分散在各個課程當中,鮮有機會被實際的整合起來。「共存的邊界: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韌性」最大設計亮點之一是「紙構築」,也就是要用瓦楞紙實現一座小尺度的構造物原型。
 
「共存的邊界: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韌性」由永豐餘企業贊助瓦楞紙板,最終產生 10 組全尺度紙構築,共分成廣場、通道、邊界、入口 4 大類。廣場類分別是林煌迪老師指導的重聚(Reunion)、林軒丞老師指導的牆房(The Wall)、陳恥德老師指導的流變(hexa-flow);通道類分別是盧紀邦老師指導的共生廊道(Co-corridor)、張庭嘉老師指導的且聽風吟(blowing in the wind)、廖士豪老師指導的龜。宿(Turtle);邊界類分別是沈揚庭老師指導的矗(Stand)、鄭方哲老師指導的群(Der Schwarm);入口類分別是呂武隆老師指導的菱格紋的拱(THE ARGYLE ARCH)、許家茵老師指導的三弧交(ARCube)。這 10 組紙構築作品實際建構在成大光復校區建築系館周遭,課堂亦邀請陳鈺雯、洪正容、李昕等 3 位年輕業界建築設計專家蒞臨現場進行講評。
 
在設計學習課題的布局上,本次設計以「紙構築」的全尺度原型實構築作為最終的發展目標,希冀能夠透過一座座被真實搭建起來的小尺度空間,讓同學能從過程中學習到材質與結構關係、參數化的數位思考邏輯、人體尺度與行為活動、以及團隊合作的訓練等 4 項目標,建立紙本設計後難能可貴的身體力行與場所體驗。
 
就實際執行面而言,課程共計 5 週並分成 2 個階段。第一階段以 3 週的時間進行 1 比 10 驗證模型階段;第二階段則以 2 週時間搭建 1 比 1 的實構築作品。
 
第一階段由每位同學提出自己所發展的 1 比 10 模型進行提案。沈揚庭解釋,「會採用 1 比 10 比例主要考量到操作的難易度和結構關係的有效性之間所做的權衡。過大比例在執行上會增加施作的難度,較難以一己之力在有限的時間內施做出來;過小的比例則無法探討接合關係而失去構築的真實性」。第一階段最後會進行評圖的評選,以組為單位各選出一組要轉換成 1 比 1 的代表作品。
 
第二階段則是真實的將代表作品轉換成 1 比 1 的全尺度實構築。在材料上限制為厚度 8 公釐(mm)的瓦楞紙板為主體,必要時可以在接合上採用乾式的第三方材料做接頭,希冀同學能夠以瓦楞紙的材料物性作為整體結構的主體去思考並搭建出全尺度構築。
 
沈揚庭表示,本次的構築因為要落實到基地上,因此許多真實的環境因素也會衝擊並影響著每件作品。「因為實作具有如此的真實性,才讓每件作品在逐步修正、克服、適應的過程中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以實境化的學習和最真誠的姿態回應全尺度紙構築的初衷」。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1-27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