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農牧共好農綠共生 成大USR在地共學共行

舉辦微藻養蝦之循環經濟模型觀摩會
舉辦微藻養蝦之循環經濟模型觀摩會
團隊與芭樂農民的社群分享會
團隊與芭樂農民的社群分享會
屏東畜牧場廢水處理情形現勘
屏東畜牧場廢水處理情形現勘
拜訪六桃美地區農田,並舉辦農民分享會
拜訪六桃美地區農田,並舉辦農民分享會
文/陳佳楓 圖/成大USR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團隊
 
11年前莫拉克風災重創東台灣,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也導致屏東縣林邊鄉面臨嚴重災情,十個村落淪陷,與佳冬鄉交界的林邊溪岸共有五個地方潰堤。家沒了,農地和漁塭毀了,重建家園的路走了11年,當人們逐漸遺忘當年的傷痛,仍有一群人在當地努力著。
 
成功大學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持續關心農、漁民及這片土地遭遇的問題。109年學校提出「USR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由「永續城鄉營造—社會創新型USR資源中心建構計畫」中的「農牧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議題發展而出。
 
計畫主持人簡義明副教授擔負起跨領域對話及公私部門協調溝通之角色,他說,「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是一個跨領域、跨地域、跨校際的創新計畫,結合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生科中心)、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科技醫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以及校外協力團隊,盼能滾動式擴展、深化在地議題。
 
從傷痕出發 學校專業技術與地方共學共行
 
「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提出三大策略,包括:「農民賦能」、「適當科技」、「公民參與」。除了因應氣候變遷、穩定農漁業生產,也希望召募更多農村夥伴,增加友善土地面積,進一步推動友善農業、畜牧場廢棄物再利用、光電板養蝦。
 
成大生科中心及協力團隊新竹食品所提供微生物菌知識及應用技術,透過共學機制,陪伴農民找到合宜、低成本、友善土地的種植方法,提供漁民無毒養殖的概念,建構互惠共生的漁電藻菌養殖平台,並協助牧農改善廢水排放,創造畜牧場附加效益。
 
協同主持人林淑惠回顧2009年的八八風災那年:「我也是屏東縣人,林邊鄉及佳冬鄉因地層下陷、產業長期依賴地下水,以及雨量過大排水不及,導致當地整整泡水一個月。原本以養殖和耕種為生的居民,在風災過後,產業全毀,大家開始思考產業是否要轉型,並減少地下水使用量,於是開始推動『養水種電』計畫。當時第一批光電廠商,很擔心第二個八八風災再來,把光電板架高,於是形成現今光電板架高三米高的情景。」而「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中提出的光電養蝦,就是在這樣的脈絡下發展而來。
 
林淑惠說,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沒有忘記最原始的初衷,記取台灣土地的傷痕,持續思考如何讓大學與地方共學共行,盼能創造出農、漁牧業共生,與光電綠能共存發展的可能性。
 
揉合專業與草根 藻菌技術使漁電互惠共生

怎麼運用成大的技術專業解決社會問題?除了太陽能發電之外,能不能進一步讓這塊土地有更多產出?在高架的太陽能板下,用省水、不用藥的方式養蝦?成大生科中心--擁有20年的藻菌研究經驗,5年前開始使用藻菌養蝦,也成為推動大學社會責任的神隊友,為產業發展盡一份心力。
 
共同主持人成大生科中心研究員陳俊延老師笑說:「我們把蝦子當人在養,給蝦子吃的藻菌都是人類食用等級,蝦子健康,吃的人就健康。團隊透過微生物菌控制水質,把蝦子排放的廢棄物和剩餘的飼料轉換代謝,水質才不會變差,水環境變差後,伺機病源就會開始攻擊,往往使得蝦子本身的健康出問題,免疫力下降。」
 
成大生科中心研究員張毓涵說明:「微藻及功能性微生物,本身富含大量的營養物質,更可以改善蝦子的腸道功能,對抑制病菌的能力具有非常顯著幫助。而創新微生物與水循環系統,將水體中氨氮及沒吃完的飼料進行分解和處理,這些被利用的氨氮,進而成為微生物的營養來源,而微藻或功能性微生物,能維持水質及蝦子健康狀況。」
 
陳俊延說,在太陽能板底下養蝦,空間可多元運用,所獲得的綠能,不只是發電而已,還可以運用於農耕,良好的水質也可以循環再利用,讓漁業與綠電都能獲益。林淑惠則表示,當把技術系統加入當地後,更擾動養殖戶,促使他們開始使用熟悉的在地元素,運用更低於實驗室成本的方式去嘗試揉合專業與草根,刺激當地發展出因地制宜的模式。
 
專業和在地經驗並行 創造信任和社群互動
 
陳俊延表示,微生物菌專業不僅可使用於水產養殖,在豬糞料與工業廢水的處理運用上也大有幫助,以處理系統將豬糞料廢水轉換成液態肥料,目前不但幫助在地,也將肥料提供給國內大型農場使用於哈蜜瓜及番茄的栽種,種出來的水果口感很棒,甜度也上升。
 
張毓涵說明,在台灣,豬糞料一直是問題,因台灣畜牧農有較大的比例都是小農、小牧,苦無資源妥善處理這些問題,且台灣的化學肥料的使用比例已超過全球的平均值,種植的東西吃進肚子裡,會影響人們健康,因此怎麼讓土壤恢復健康很重要。以往想到的都是有機種植,但「有機」需要的主、客觀條件很多,因此團隊運用技術,提供好的選項,給更多農民使用,進而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再運用科學及儀器的方式,協助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增加友善環境的耕作。且農民若單用經驗值很可能失誤,因此有團隊的技術協助,將能降低失敗率。
 
林淑惠表示,環保署30年前曾推過三段式廢水處理技術系統,但因技術系統需要跨領域專家合作,當時系統不純熟,導致很多畜牧場都賠錢,因此當地對於後來要進入協助的團隊,都很防衛,希望未來在團隊的協助下,能促進友好關係,並改善牧養環境。
 
面對當前學術深入當地的困難,簡義明老師認為,USR計畫不只是人才培育,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而解決方案不應只在於技術知識,過程中需要很多元素加入,很難只從科學的部分協助去達到,而是有一定信任和社會的互動才能被採納。
 
因此「農牧共好與農綠共生」計畫,連結成大不同領域及研究單位的專業師資,培育校園內跨領域合作人才投入在地,透過共好社群互動,讓專業結合農、漁民們自身累積的在地經驗,彼此分享互相信任,進而友善環境、提高產值、互惠共生,促進循環經濟,當中受益的不只是當地農、漁業者,過程當中所有參與團隊及夥伴,都收益良多。
 
環境永續是當代關切的重要議題,但是「所有的科學與技術方案,都必須連結到務實的社會方案之中,才是這個計畫的核心價値。」簡義明老師表示,唯有科技能回應民眾的需要,鑲嵌在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網絡之中,才有機會發現鏈結所帶來的眞正創新。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0-09-26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