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為臺灣帶來改變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
現場多達21組攤位分別展出各計畫在地耕耘之成果
現場多達21組攤位分別展出各計畫在地耕耘之成果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4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暨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成果展4日上午舉行開幕儀式
成大《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及《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於 5月 4 、5兩日舉辦聯合成果展,現場多達21組攤位,分別展出各計畫在地耕耘之成果,除了靜態成果展示,也呈現相關實踐場域活動,讓民眾親身體會計畫案執行中的過程。此外,也邀請臺南市的青農、場域的合作夥伴,及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的創新團隊及技轉公司共同參與設攤。

教育部推行之《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 USR),成大107年共獲得3項計畫,成績名列全國前茅。USR 實踐場域橫跨臺南平原區的官田、沿海區的七股、將軍及北門、溪北區的後壁、東山及白河。其中,《永續城鄉營造-社會創新型 USR 資源中心建構計畫》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人工智慧服務暨數據中心及創新數位內容研究中心協同合作,以智慧化的服務平台,媒合專家顧問、學校、在地青農,建立學童營養午餐的創新方式及友善農業的供應鏈創新整合。藉由建立成大的實踐型教學/研究整合平臺,帶動校內 8 個教師社群約 50 名老師參與社會實踐。

由成大建築系教授林子平帶領的《調適與連結─南部濱海地區環境變遷下的行動方案計畫》則協同濱海居民探討環境變遷可能造成之危害,共同提出解決方案與在地的青農合作,並設計教具、桌上型遊戲以推廣當地產業,協助在地產業同時,亦使民眾與濱海區域的產業更沒有距離。

由生科系教授蔣鎮宇所帶領之《以微生物科技導入台南市大溪北地區的智慧新農業計畫》則研發微生物試劑,可有效解決稻作的倒伏、稻熱病侵害及淹水等天災所造成的水稻減產。此外,透過在校內開設學分班,培育及串聯對農業有熱情的人才,在校外的產業面則透過輔導、導入技術、連結產銷兩端,提振當地整體產業的興榮。

本次參展夥伴眾星雲集,現場諸多攤位均提供試吃,如同小農市集般,歡迎民眾親臨現場體驗友善耕作的自然美味。除稻作之外,蔣鎮宇更進一步將微生物科技活用在不同作物、不同領域中,現場展出包括水果、蔬果、牛樟生技、藻類生技、醬油釀造、美妝保養、茶樹及咖啡產業、生物性肥料等。

位於屏東繁華村的《在,繁華阿嬤家》,發現蓮霧花的可再利用性。因此,從 2017 年參與《人才培育計畫》舉辦的課程開始,到獲得比賽獎項,其中,不僅取得新的技術可實際應用在作物上,青農亦表示在課程中,針對經營管理、成本估算層面的學習帶來相當大的助益。經過兩年的努力,已成功研發出品質良好的蓮霧花茶、蓮霧花露等獨具特色的產品。同時,實踐友善耕作的方式,為台灣農業的永續發展盡一分心力。

《南方森林咖啡莊園》咖啡豆種植於台南東山,同樣運用微生物技術,堅持不使用農藥,維持土壤品質,才能製作出對家人朋友絕對有保障的產品。而由東山多位青農所創立之的《番社蔬果聯盟》推出多樣化且高品質的果類食品,秉持友善、永續、安全、品質及傳承為核心理念,造就天然樸實的好滋味。《番社蔬果聯盟》相信,依賴土壤生長的蔬果們如同人體一樣,若導入微生物技術,培養良好的抵抗力及建立健康的環境,作物即能擁有強韌的生命力。因此,青農們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自信,亦深信因著他們的堅持,其產品的品質可堪比知名品牌。

同為教育部輔導之《生醫產業與新農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其目標為培育生物科技及農業的創業人才,並活化南部地區的創業環境。成大共獲得4項計畫,內容包含生醫技術和器材的創新、傳統農業的提升、養殖漁業的活化及臺南在地經濟活化。其中,《動植物農業產業創新計畫》為農民開設蘭花及石斑魚養殖產業最新技術的相關課程;《智慧創新高值醫材教學推動中心計畫》則藉由生醫產業資訊平臺,打破系所及學校之間的疆域,建構跨領域教學平臺;《生醫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則是藉由業界講師及多樣化課程來培訓生醫產業的創新人才,並進而活化生醫產業鏈;《新農業人才培育計畫》則是由農業出發,藉由學員的創意發想和專業經理人的協助,讓創意發想能夠落實。

4日上午的開幕儀式,成大校長蘇慧貞、副校長林從一及教育部USR計劃總主持人郭耀煌教授、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楊長賢、台南市政府經發局主任秘書王俊博、台南市議員蔡筱薇、陳亭妃立委台南服務處秘書鍾連嘉、金富成公司董事長邱煥堃等多位貴賓共同蒞臨。主辦單位亦於開幕式後頒發感謝狀予所有合作參與的在地青農與廠商。

教育部USR計劃總主持人郭耀煌教授指出,走出學術的象牙塔,並結合在地的資源,正是 USR 的精神之一,而成大本次參與的計畫皆已實踐出上述精神,成大擁有的專業及人才資源,可轉化成為實現 USR 目標的推動力,未來教育部也將繼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劃,針對具大學特色的品牌、配合地方性的創生,及建立國際鏈結三大主軸作為策略方向。

身兼《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之主持人中興大學副校長楊長賢表示,成大是少數同時拿到 2 個計畫以上的大學,成大的團隊透過優秀的組織力以及高效的執行力,從議題的發掘、資源整合、媒合到實際落實在地,皆產出豐碩成果。

成大副校長林從一認為,成大除了在教學與研究的卓越成就外,聯合國發佈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 Goals, SDGs)亦是當前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我們運用研究的成果實踐社會責任之時,更應與農民站在一起,回歸到與農民最為相關的產銷需求,讓市場可提供永續的支持,將USR及SDGs的概念落實。」

經發局主秘王俊博表示,行政院已將108年定為地方創生元年,而目前在學術方面已建立崇高地位的成大,開始從學術領域向外擴展,逐漸走向與食農在地的結合,勢必將改變台南市的地貌,相當符合國家政策的方向。

成大校長蘇慧貞最後也勉勵現場的計劃團隊,當人才和產品被培育出來後,需進一步找到清楚的品牌定位,建立全國性、甚至是推展到世界性的市場,「跨出成大、跨出台南,讓這份對台南土地的熱情以及大家一同努力耕耘的成果,得以和社會有關係、有連結。」(撰文、攝影/黃千容 圖片/成大生科系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05-0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