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USR成果展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於10月22日至26日在C-HUB成大創意基地1F舉辦大學社會責任計劃之成果展,23 日下午舉行成果展開幕典禮。此次成果展以濱海USR計畫為主軸,探索台南濱海北門、將軍、七股在環境變遷下問題,展現跨科際、跨學院的成果,包含成大的永續城鄉營造計畫,生科院的農業微生物計畫,人社中心人文創新及社會實踐計畫。成大師生的足跡踏遍台南後壁、官田、竹田、玉井、公館等區域,培育年輕學子對於在地環境及社會議題的關懷,帶領學生深入濱海社區協助在地調適氣候變遷,以善盡成功大學社會責任。
本次參與展覽的夥伴相當多元,包含北門區的北門區公所、北門嶼商圈協會,將軍的地利小食、相交蘆筍園,七股的三股社區、股份魚鄉,以及橫跨海岸線的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其他內容包含USR計畫及課程成果展示、環境變遷及氣候調適的專題論壇、社區DIY工作坊、iCities 國際研討會的演講與跨國交流等。
大學社會責任(USR)強調大學在傳統的教學及研究外,能強化社區參與及在地實踐,也藉此達到人才培育、教學創新的宗旨。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及團隊長期有課程、計畫、活動、服務學習導入社區,深耕在地,受到當地居民及產業的肯定。
成大校長蘇慧貞特別出席開幕式,她認為,成大有紮實的研究實力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得以肩負台灣的發展和創新。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專業技術,都要帶出改變的希望,「藉由大家給我們的資源,經過實驗、觀察、嘗試,把該技術送到需要的地方,讓這些地方開始跟我們一樣,在心中對未來抱持著期待與想像。」蘇校長感謝社區提供我們場域,「這表示對成大的無比信任。希望這些在地實踐的成果,不只改善當地環境,未來也能應用在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區域,創造出對全球的價值。」
「大學社會責任的重點是將學理實際轉化應用在各場域中。」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表示,在帶領學生進行社區實踐的同時,找出社區真正的議題,準確針對這些問題去做改善,達到人才培育的目的,培養深耕在地化的能力。甚至當與各領域產業積極合作時,進而推向全球化的視野。
北門區長曾榮嘉表示,北門的土地因位處濱海區域,土壤鹽分較高,產業條件受限。當學生實際進入場域中,即可從中看見濱海產業的辛勞,不只從知識上認識該場域,亦可從實際體驗中更深刻的學習。
此次展覽的策劃人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指出,「教學的場域不應侷限在教室內,應該以解決實際的場域中的問題為教學主軸。」他從本次跨不同系所、產業的合作中發現,教師、學生及社區三方在建立信任及理解之後,將創造出新的改變。他特別強調,在協助社區時,也需思考這些改變是否對當地環境有所衝擊、是否可提供足夠的經濟規模,同時如何兼顧經濟性和社區性,而師生團隊退場之後,這些改變的種子又是否能在當地持續發芽與茁壯。
本展覽除週一至週五皆有環境變遷之論壇外,亦分別在10月24日、26日上午3天邀請社區居民到場進行體驗工作坊。同時,於10月25、26日上午現場播映環境教育相關短片。提供多元的媒介、平台給老師、學生和民眾一起來認識濱海區域在地民情以及環境變遷對當地所造成的影響,並以成大的學術專業讓社區參與及實踐邁向專業化。
科技的導入是成大USR的主要特色。測量系饒見有教授以無人機製作沿海聚落 3D模型,讓水利系學生可以進行海平面上升及暴雨淹水的模擬,讓建築系學生可進行環境景觀及微氣候的模擬。跨領域的專業合作讓我們面對大自然的變遷不再束手無策,得以透過精密的實測、模擬,化科技為解決之方。
例如:為因應七股區之牡蠣養殖產業因環境變遷而遭受的影響,成大水利系張懿教授提出改良的單體牡蠣養殖技術,提升在地產業發展及改善經濟效益。近年來,七股潟湖因沙洲變遷,導致潟湖內海逐年縮小,牡蠣的養殖空間亦受到嚴重威脅。台灣傳統的牡蠣養殖過程是以蚵串附苗後置於淺海或潮間帶自然生長,因此牡蠣會以球狀叢生的方式成長,造成牡蠣間擠壓,產生殼長約 8 至 12 公分、體型偏小的牡蠣。
而一般單體牡蠣養殖是採用人工育苗,讓牡蠣幼苗成型時即以單體方式著床,隨後再移至水池或潮間帶進行中間育成,等待牡蠣成長至 5 公分以上再分批置放於塑膠籃中,讓牡蠣以單一個體的方式持續成長至上市大小。但該方式不僅需要專業技術,過程亦非常耗時耗力。因此,張懿教授改採用傳統養殖至5公分大小的蚵串,接著以人工剝落的方式獲得單體牡蠣,再將牡蠣安置於塑膠籃中移至海上持續養殖,據研究結果證實,改良後的單體牡蠣養殖方式的成長效益較傳統方式快,且養殖成本與人力成本增加不大,盼能吸引漁民逐漸投入該養殖模式。
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洪國安等人,則在將軍區的相交蘆筍園進行精密的溫濕度及輻射溫度監測,以分析溫棚內的熱環境,與青農們一起嘗試解決溫棚高溫化的問題。測試的結果顯示,若能改善蘆筍生長區局部高溫化的問題,應有助於提高蘆筍的品質及產量。
根據實測結果發現,中午到下午6點的空氣溫度持續高達攝氏 33 度,在夜間則因蘆筍成株的枝葉茂密,以致土壤累積的熱量不易輻射冷卻,造成土壤溫度上升,這些現象均是降低蘆筍的品質及售價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土壤的溫度是重要的課題。針對此問題,洪國安提出,利用蒸發冷卻的效果來降低土壤表面溫度及其上方的空氣溫度,土壤若能有效降溫,蘆筍就會生長得更好。當氣溫達到指定溫度以上時,噴灌系統即以細微噴霧撒在土壤,讓土壤維持均溫的狀態,除了有效解決高溫的問題之外,也節省澆灌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同時,團隊採納在地資深農民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的專業建議,也留意到應避免過度潮濕而造成菌種滋生的問題,目前亦持續與在地青農討論改善中。
今年7月及10月,成大濱海USR之濱海小學堂分別參與了2018七股海鮮節及位於北門的臺南虱目魚文化節。成功大學濱海小學堂,成立宗旨為傳遞濱海區域在氣候變遷下之影響以及提出改善策略。針對環境變遷的議題,以遊戲、教具設計傳遞氣候變遷對濱海區域之影響。在校內透過環境變遷課程及微學分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創新應用至台南濱海場域。
10月6日的活動配合虱目魚文化節的主題,濱海小學堂再次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具,讓民眾能一窺虱目魚的成長過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虱目魚的一生。成大濱海小學堂的發起人,建築系兼任教師及博士後研究員楊馨茹表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透過輕鬆的遊戲,讓環境變遷的知識可以普及化。」除了參與市集擺攤外,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楊馨茹、海事所水利系張懿教授亦帶領成大都計系的15位同學於當日上午進行北門沙洲淨灘的活動,並解說海廢的來源及分解的時間,最後由同學們也透過分類的過程,發現最難分解的塑膠及玻璃瓶是最大宗垃圾,也讓學生思考要如何避免海廢的產生。(撰文/實習記者黃千容 圖片/成大建築系提供)
本次參與展覽的夥伴相當多元,包含北門區的北門區公所、北門嶼商圈協會,將軍的地利小食、相交蘆筍園,七股的三股社區、股份魚鄉,以及橫跨海岸線的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其他內容包含USR計畫及課程成果展示、環境變遷及氣候調適的專題論壇、社區DIY工作坊、iCities 國際研討會的演講與跨國交流等。
大學社會責任(USR)強調大學在傳統的教學及研究外,能強化社區參與及在地實踐,也藉此達到人才培育、教學創新的宗旨。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的師生及團隊長期有課程、計畫、活動、服務學習導入社區,深耕在地,受到當地居民及產業的肯定。
成大校長蘇慧貞特別出席開幕式,她認為,成大有紮實的研究實力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得以肩負台灣的發展和創新。無論是哪個領域的專業技術,都要帶出改變的希望,「藉由大家給我們的資源,經過實驗、觀察、嘗試,把該技術送到需要的地方,讓這些地方開始跟我們一樣,在心中對未來抱持著期待與想像。」蘇校長感謝社區提供我們場域,「這表示對成大的無比信任。希望這些在地實踐的成果,不只改善當地環境,未來也能應用在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區域,創造出對全球的價值。」
「大學社會責任的重點是將學理實際轉化應用在各場域中。」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鄭泰昇表示,在帶領學生進行社區實踐的同時,找出社區真正的議題,準確針對這些問題去做改善,達到人才培育的目的,培養深耕在地化的能力。甚至當與各領域產業積極合作時,進而推向全球化的視野。
北門區長曾榮嘉表示,北門的土地因位處濱海區域,土壤鹽分較高,產業條件受限。當學生實際進入場域中,即可從中看見濱海產業的辛勞,不只從知識上認識該場域,亦可從實際體驗中更深刻的學習。
此次展覽的策劃人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指出,「教學的場域不應侷限在教室內,應該以解決實際的場域中的問題為教學主軸。」他從本次跨不同系所、產業的合作中發現,教師、學生及社區三方在建立信任及理解之後,將創造出新的改變。他特別強調,在協助社區時,也需思考這些改變是否對當地環境有所衝擊、是否可提供足夠的經濟規模,同時如何兼顧經濟性和社區性,而師生團隊退場之後,這些改變的種子又是否能在當地持續發芽與茁壯。
本展覽除週一至週五皆有環境變遷之論壇外,亦分別在10月24日、26日上午3天邀請社區居民到場進行體驗工作坊。同時,於10月25、26日上午現場播映環境教育相關短片。提供多元的媒介、平台給老師、學生和民眾一起來認識濱海區域在地民情以及環境變遷對當地所造成的影響,並以成大的學術專業讓社區參與及實踐邁向專業化。
科技的導入是成大USR的主要特色。測量系饒見有教授以無人機製作沿海聚落 3D模型,讓水利系學生可以進行海平面上升及暴雨淹水的模擬,讓建築系學生可進行環境景觀及微氣候的模擬。跨領域的專業合作讓我們面對大自然的變遷不再束手無策,得以透過精密的實測、模擬,化科技為解決之方。
例如:為因應七股區之牡蠣養殖產業因環境變遷而遭受的影響,成大水利系張懿教授提出改良的單體牡蠣養殖技術,提升在地產業發展及改善經濟效益。近年來,七股潟湖因沙洲變遷,導致潟湖內海逐年縮小,牡蠣的養殖空間亦受到嚴重威脅。台灣傳統的牡蠣養殖過程是以蚵串附苗後置於淺海或潮間帶自然生長,因此牡蠣會以球狀叢生的方式成長,造成牡蠣間擠壓,產生殼長約 8 至 12 公分、體型偏小的牡蠣。
而一般單體牡蠣養殖是採用人工育苗,讓牡蠣幼苗成型時即以單體方式著床,隨後再移至水池或潮間帶進行中間育成,等待牡蠣成長至 5 公分以上再分批置放於塑膠籃中,讓牡蠣以單一個體的方式持續成長至上市大小。但該方式不僅需要專業技術,過程亦非常耗時耗力。因此,張懿教授改採用傳統養殖至5公分大小的蚵串,接著以人工剝落的方式獲得單體牡蠣,再將牡蠣安置於塑膠籃中移至海上持續養殖,據研究結果證實,改良後的單體牡蠣養殖方式的成長效益較傳統方式快,且養殖成本與人力成本增加不大,盼能吸引漁民逐漸投入該養殖模式。
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洪國安等人,則在將軍區的相交蘆筍園進行精密的溫濕度及輻射溫度監測,以分析溫棚內的熱環境,與青農們一起嘗試解決溫棚高溫化的問題。測試的結果顯示,若能改善蘆筍生長區局部高溫化的問題,應有助於提高蘆筍的品質及產量。
根據實測結果發現,中午到下午6點的空氣溫度持續高達攝氏 33 度,在夜間則因蘆筍成株的枝葉茂密,以致土壤累積的熱量不易輻射冷卻,造成土壤溫度上升,這些現象均是降低蘆筍的品質及售價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土壤的溫度是重要的課題。針對此問題,洪國安提出,利用蒸發冷卻的效果來降低土壤表面溫度及其上方的空氣溫度,土壤若能有效降溫,蘆筍就會生長得更好。當氣溫達到指定溫度以上時,噴灌系統即以細微噴霧撒在土壤,讓土壤維持均溫的狀態,除了有效解決高溫的問題之外,也節省澆灌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同時,團隊採納在地資深農民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的專業建議,也留意到應避免過度潮濕而造成菌種滋生的問題,目前亦持續與在地青農討論改善中。
今年7月及10月,成大濱海USR之濱海小學堂分別參與了2018七股海鮮節及位於北門的臺南虱目魚文化節。成功大學濱海小學堂,成立宗旨為傳遞濱海區域在氣候變遷下之影響以及提出改善策略。針對環境變遷的議題,以遊戲、教具設計傳遞氣候變遷對濱海區域之影響。在校內透過環境變遷課程及微學分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創新應用至台南濱海場域。
10月6日的活動配合虱目魚文化節的主題,濱海小學堂再次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具,讓民眾能一窺虱目魚的成長過程,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虱目魚的一生。成大濱海小學堂的發起人,建築系兼任教師及博士後研究員楊馨茹表示:「我們的初衷是希望能透過輕鬆的遊戲,讓環境變遷的知識可以普及化。」除了參與市集擺攤外,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楊馨茹、海事所水利系張懿教授亦帶領成大都計系的15位同學於當日上午進行北門沙洲淨灘的活動,並解說海廢的來源及分解的時間,最後由同學們也透過分類的過程,發現最難分解的塑膠及玻璃瓶是最大宗垃圾,也讓學生思考要如何避免海廢的產生。(撰文/實習記者黃千容 圖片/成大建築系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8-10-23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