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蘆筍園溫棚退燒 成大濱海USR團隊以智慧澆灌系統協助青農對抗高溫

蘆筍園溫棚退燒   成大濱海USR團隊以智慧澆灌系統協助青農對抗高溫
蘆筍園溫棚退燒   成大濱海USR團隊以智慧澆灌系統協助青農對抗高溫
成功大學濱海 USR 計劃團隊與位於北門將軍的相交蘆筍園日前針對農業溫棚高溫化提出改善策略。成大 IMPACT 團隊以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所成立的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具備的環境控制專業,先以精密的溫度及輻射測量來分析溫棚內的熱環境,並進一步為蘆筍園創新設計可監測溫度的智慧噴灌系統,幫助在地青農解決農作物面臨高溫化而影響產量的問題。

自今年 8 月起,IMPACT 團隊中負責此合作案的成大建築系博士後研究員楊馨茹、博士候選人洪國安、博士後研究員陳育成以及研究生徐意維等人,在相交蘆筍園已進行 2 個多月的溫濕度及輻射溫度監測。測試的結果顯示,若能改善蘆筍生長區局部高溫化的問題,即可有效提高蘆筍的品質及產量。

蘆筍是一種高經濟產值的農作物。採溫室栽培的蘆筍相較於傳統種植在戶外的蘆筍,較不受風雨、病蟲害所影響,尤其在雨季時,更可以維持穩定產量,且一年可達3次收成。在地青農黃尉閔表示,今年 8 月 23 日台南發生豪大雨造成室外的蘆筍在泡水後無法採收,而溫室中的蘆筍卻能平安渡過水災,不受淹水影響產量。

然而,青農們遇上另一個迫切的挑戰。在地青農黃昭穎坦言:「高溫是我們目前遇到的最大問題。」隨著氣候變遷導致的高溫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溫室若高溫達攝氏33度以上,將造成蘆筍的嫩莖頂開現象(俗稱開芒)。根據 8 月至 9 月的實測結果發現,中午到下午6點的空氣溫度持續高達攝氏 33 度,在夜間則因蘆筍成株的枝葉茂密,以致土壤累積的熱量不易輻射冷卻,造成土壤溫度上升,這些現象均嚴重消減蘆筍的品質及售價。因此,如何降低土壤的溫度是重要的課題。

IMPACT 團隊針對此問題,設計一套創新的智慧噴灌系統,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洪國安指出,利用蒸發冷卻的效果來降低土壤表面溫度及其上方的空氣溫度,土壤若能有效降溫,蘆筍就會生長得更好。當氣溫達到指定溫度以上時,噴灌系統即以細微噴霧撒在土壤,讓土壤維持均溫的狀態,除了有效解決高溫的問題之外,也節省澆灌所投入的人力成本。

對於該合作案的目標,成大建築系林子平教授希望每個USR計劃的方案都是在農民容易施工、經濟可負擔的前提下,讓青農能夠安心地得到溫室環境的改善,並增加青農們的收入。合作過程中,成大IMPACT團隊及BCLab研究室不僅與青農建立互信互助,也達到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的有效實踐。同時,更重要的是,透過該成功改善的案例,讓青農可以自主性地將此技術推廣至整個將軍區,未來甚至延伸到其他地區應用,吸引更多人留在這片土地上持續深耕、永續經營。

本計畫為教育部補助之 107 年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計畫「台南濱海地區環境變遷調適計畫」(Implementation plan adapte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ainan coastal area,簡稱IMPACT),由成大建築系林子平老師、水利系張懿老師及都計系黃泰霖老師共同執行,並由測量系饒見有老師支援沿岸及社區的航拍與 3D模型的建置。IMPACT計畫目的是探索環境變遷下台南濱海區域面臨的問題,培育年輕學子對於在地環境及社會議題的關懷,帶領學生深入濱海社區協助在地調適氣候變遷,積極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並與國際接軌,以善盡成功大學社會責任。(撰文/實習記者黃千容 圖片/成大建築系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8-10-12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