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65 週年管理大師講座 發掘深度思考培養管理人才

毛治國至成功大學分享學習和工作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
毛治國至成功大學分享學習和工作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
成大管理學院舉辦「管理大師講座」
成大管理學院舉辦「管理大師講座」
前行政院長毛治國與師生分享管理教育的現況觀察與心得
前行政院長毛治國與師生分享管理教育的現況觀察與心得
文/成大新聞中心 圖/成大管理學院
 
適逢國立成功大學管理學院 65 週年,首場「管理大師講座」前行政院長毛治國 10 月 7 日受邀至成大管理學院與師生分享管理教育的現況觀察與心得。成大校長蘇慧貞、管理學院院長黃宇翔等共同參與,並由曾任成大管理學院院長、現為成大交管系名譽教授張有恆主持,帶領現場來賓、觀眾相互交流。
 
蘇慧貞表示,感謝毛治國至成功大學分享學習和工作多年累積的寶貴經驗,也很榮幸能在 90 週年校慶和所有人一起踏入管理的世界。對一個外行來說,管理世界就是人與人之間共同成就的系統,至於如何能讓系統發揮得更有效率,其中又蘊含著什麼樣的精神和典範,值得師生共同學習探討。
 
毛治國表示,管理學教育主要分為傳統講課和個案探討兩種,台灣注重前者,國外則注重後者。以武功比喻,重理論的傳統講課如同平日練拳法,而個案探討則如實戰對打。若要練好武功,拳法和實戰皆屬必要,因此,若在台灣的管理教育中加入更多個案探討,對學生較有幫助。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深層思考的習慣與方法。」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求學經驗,讓毛治國意識到,比起套用理論到個案上,教授更重視學生質疑、反思、討論、並尋求理論以外可能性的能力。毛治國表示,從創新觀點來說,能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問行為訓練的是發現及定義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創新、經營品牌生意息息相關。發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提問並刺激獨立思考,是教育的重點。
 
毛治國在講座中介紹統合思考以及設計思考 2 種思考方式。他多次提到管理學名詞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 Question Behind Question),代表著發現問題的能力,而其本質就是統合思考。該思考方式強調透過觀察和深入探討外在事件,來挖掘相關人物的內心結構與信念,屬垂直的深度思考,像站在高處理智地觀看事物全貌;設計思考則強調使用者經驗,需要用心感受使用者的需求,帶有感性與溫度。毛治國說,領導者不只需要理性做決策,帶領團隊時也需要感性輔助,因此,兩種思維方式都值得領導者學習。
 
除了思考方式的培養,毛治國也強調學習情境的建立。「無形之手不只存在於亞當斯密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它其實無所不在。」藉著「學習者能動性」理論輔助,毛治國表示,教育上的無形之手相當於人類提問與解題的自主意識。依據理論,只要善用這份自主意識,就可最大化人類的學習潛能。因此,提供足以引發學習動機的學習情境,誘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完成學習循環,善用教育的無形之手,才是最佳教學方法。作為領導人,如何創造學習情境,激發被領導者內在的學習自主意識,也是領導時需要思考的問題。只要能夠善用這個「無形之手」,領導者就能以舉重若輕的方式達成目標。
 
毛治國表示,誠如蘇慧貞所言,「管理世界就是人與人成就彼此的系統」。根據經驗觀察,若能調整台灣的教育模式,增加個案探討、學習不同思維及創造良好的情境刺激學習意識,相信管理學的人才培養可以得到更好成效。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10-19
瀏覽數: